基于学科能力分析的个性化教育服务研究——以大数据分析平台“智慧学伴”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8 20:54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个性化教育逐步转变为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未来教育将愈加呈现个性、精准、自适应的趋势。文章以学科能力分析为主落脚点,研究个性化教育服务,并以大数据分析平台"智慧学伴"为例,融合学科能力分析理念,研发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智能服务,为学生、教师、管理者的个性需求提供个性支撑。同时,结合"智慧学伴"在北京市通州区的实践经验,文章从学科能力分析和个性服务的精度、广度和深度等方面进行反思,并提出大数据应用到实践中的思考和建议。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2018,2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3个性化教育服务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新探索——“双师服务”实施路径探究[J]. 陈玲,余胜泉,杨丹.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7)
[2]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质量分析与改进研究[J]. 余胜泉,李晓庆.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7)
[3]“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理论重思与开解[J]. 牟智佳.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3)
[4]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四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三[J]. 何克抗. 开放教育研究. 2017(02)
[5]基于云计算的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研究[J]. 李振,周东岱,钟绍春,孙聘,董岩. 现代教育技术. 2016(11)
[6]学科能力构成及其表现研究——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与迁移创新导向的多维整合模型[J]. 王磊. 教育研究. 2016(09)
[7]大数据学习分析支持个性化学习研究——技术回归教育本质[J]. 杨雪,姜强,赵蔚.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6(04)
[8]发展教育大数据:内涵、价值和挑战[J]. 杨现民,唐斯斯,李冀红.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01)
[9]教育大数据的技术体系框架与发展趋势——“教育大数据研究与实践专栏”之整体框架篇[J]. 杨现民,唐斯斯,李冀红. 现代教育技术. 2016(01)
本文编号:3290347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2018,2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3个性化教育服务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新探索——“双师服务”实施路径探究[J]. 陈玲,余胜泉,杨丹.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7)
[2]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质量分析与改进研究[J]. 余胜泉,李晓庆.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7)
[3]“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理论重思与开解[J]. 牟智佳.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3)
[4]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四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三[J]. 何克抗. 开放教育研究. 2017(02)
[5]基于云计算的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研究[J]. 李振,周东岱,钟绍春,孙聘,董岩. 现代教育技术. 2016(11)
[6]学科能力构成及其表现研究——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与迁移创新导向的多维整合模型[J]. 王磊. 教育研究. 2016(09)
[7]大数据学习分析支持个性化学习研究——技术回归教育本质[J]. 杨雪,姜强,赵蔚.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6(04)
[8]发展教育大数据:内涵、价值和挑战[J]. 杨现民,唐斯斯,李冀红.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01)
[9]教育大数据的技术体系框架与发展趋势——“教育大数据研究与实践专栏”之整体框架篇[J]. 杨现民,唐斯斯,李冀红. 现代教育技术. 2016(01)
本文编号:3290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290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