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观念与实施策略的分化——基于翻转课堂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02:59
文章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考察了在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西南地区某高中8位教师合作学习观念与实施策略的形成过程。文章通过揭示课堂中的"讲学矛盾",指出个案中的教师在引入合作学习时主要采用了"拓展式"和"巩固式"两种不同的行动路径。在"拓展式"行动路径中,教师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交流与表达的机会,实现思想与观点的碰撞;在"巩固式"行动路径中,教师希望通过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指导来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掌握特定技能与知识的效率。文章指出,学科教学理解差异引起了教师行动路径的差异,进而分析了造成教师学科教学理解差异的原因。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2018,2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拓展式”行动路径2“巩固式”的实施策略
传递给学生一种“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的意识。另一方面,B教师利用组间竞争来强化学生对于小组成员身份的感知,激发学生参与小组竞争的积极性。用B教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小组之间有竞争,既然我在这个组,就不能拖小组的后腿,就要努力干”。在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效果上,B教师认为该模式取得了预期效果,并强调合作与竞争氛围的营造离不开背后的小组机制建设,学生怎么分组、组内角色如何分配、使用什么样的评价方式、过程中是否需要进行成员调整等,都需要教师考虑周详。B教师采取的“巩固式”行动路径如图2所示。图2显示,B教师虽然在任务结构上没有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仍然延续了“做题”的思路,但相关流程的调整使得教学方式在既定的范式上变得更加高效了:教师的讲授更加精炼,学生有更多时间用于做题;教师也有更多时间与学生近距离交流,观察与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学生提供及时帮助;通过组内与组间交流,学生之间形成了更加广泛的互动层次,小组成员特别是能力水平较低的成员能够获得来自组内或组间其他成员的帮助。总的来说,这种“巩固式”行动路径使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图2“巩固式”行动路径3合作学习类型差异在以往研究中,合作学习可以分成小组探究(GroupInvestigation)与同伴指导(PeerTutoring)两种类型[6][7]。这两种合作学习类型存在的差异在A教师与B教师的行动路径中分别得到了体现:A教师在教学过程遇到的如何通过拓展任务与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如何培养学生有助于参与合作讨论的方法与习惯等问题,都是小组探究类合作学习中需关注的重要内容;B教师利用小组合作促进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则更接近于同伴指导类合作学习。与小组探究类合作学习相关的,是A教师采用讨论、辩论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规范约束到意义生成的教学改革[J]. 袁强. 全球教育展望. 2006(04)
本文编号:3312632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2018,2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拓展式”行动路径2“巩固式”的实施策略
传递给学生一种“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的意识。另一方面,B教师利用组间竞争来强化学生对于小组成员身份的感知,激发学生参与小组竞争的积极性。用B教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小组之间有竞争,既然我在这个组,就不能拖小组的后腿,就要努力干”。在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效果上,B教师认为该模式取得了预期效果,并强调合作与竞争氛围的营造离不开背后的小组机制建设,学生怎么分组、组内角色如何分配、使用什么样的评价方式、过程中是否需要进行成员调整等,都需要教师考虑周详。B教师采取的“巩固式”行动路径如图2所示。图2显示,B教师虽然在任务结构上没有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仍然延续了“做题”的思路,但相关流程的调整使得教学方式在既定的范式上变得更加高效了:教师的讲授更加精炼,学生有更多时间用于做题;教师也有更多时间与学生近距离交流,观察与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学生提供及时帮助;通过组内与组间交流,学生之间形成了更加广泛的互动层次,小组成员特别是能力水平较低的成员能够获得来自组内或组间其他成员的帮助。总的来说,这种“巩固式”行动路径使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图2“巩固式”行动路径3合作学习类型差异在以往研究中,合作学习可以分成小组探究(GroupInvestigation)与同伴指导(PeerTutoring)两种类型[6][7]。这两种合作学习类型存在的差异在A教师与B教师的行动路径中分别得到了体现:A教师在教学过程遇到的如何通过拓展任务与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如何培养学生有助于参与合作讨论的方法与习惯等问题,都是小组探究类合作学习中需关注的重要内容;B教师利用小组合作促进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则更接近于同伴指导类合作学习。与小组探究类合作学习相关的,是A教师采用讨论、辩论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规范约束到意义生成的教学改革[J]. 袁强. 全球教育展望. 2006(04)
本文编号:3312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312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