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学教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10-29 07:04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学教材研究经历了"拨乱反正""反思重构"和"多样共生"三个阶段,实现了从零散、局部向科学化、体系化的转变。深入考察"教育学教材的源与流""教育学教材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教育学教材的内容构成"等主题,发现教育学教材研究逐步呈现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特色为文化旨趣、以科学化为内容标准的样态。进入新时代,应从粗放转向精细,坚持主题研究与问题研究相结合,以构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学教材话语体系为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学教材,重视中外教育学教材研究的学术交流,加强对教育学教材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创新研究及对立体化教育学教材的研究。
【文章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2018,3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学教材研究的历程
(一) 拨乱反正 (1978—1982年)
(二) 反思重构 (1983—1999年)
(三) 多样共生 (2000—2017年)
二、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学教材研究的主题
(一) 教育学教材的源流
1. 理清了新中国教育学教材的思想脉络
2. 总结了学习苏联教育学教材的经验教训
3. 梳理了教育学教材建设的历史流向
(二) 中国特色是教育学教材的文化自觉
1. 教育学教材的中国化
2. 教育学教材的民族特色
3. 教育学教材的多元文化诉求
(三) 科学化是教育学教材的基本标准
1. 教育学教材体系的构建
2. 教育学教材概念的表述
三、我国教育学教材研究的展望
(一) 坚持以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教育学教材为目标
(二) 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育学教材的研究
(三) 加强教育学教材研究的中外学术交流
(四) 坚持多学科、跨学科、边缘学科的综合创新研究
(五) 注重全方位、立体化教育学教材的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研究立场的教育学教材比较[J]. 刘德华,周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5)
[2]教育学教材中有关中小学生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反思——师范生培养的视角[J]. 汤广全,岳丹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2)
[3]凯洛夫主编《教育学》的中国面孔[J]. 侯怀银,史慧敏.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5(02)
[4]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渊源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建——基于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编写过程及贡献的论述[J]. 李均. 山东高等教育. 2015(01)
[5]整合型高师公共教育学教材的建构[J]. 王鑫.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06)
[6]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在中国引进的回顾与反思[J]. 侯怀银,史慧敏. 教育学报. 2013(04)
[7]百年教学论教材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 焦炜,徐继存. 课程·教材·教法. 2012(10)
[8]教育学教材编写的思考[J]. 郭文安. 课程·教材·教法. 2011(01)
[9]我们需要怎样的课程改革——兼评《“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J]. 黄小莲,刘力. 课程.教材.教法. 2009(07)
[10]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结”[J]. 钟启泉. 全球教育展望. 2009(01)
硕士论文
[1]凯洛夫主编《教育学》在我国的引进及其影响[D]. 席安娜.山西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64196
【文章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2018,3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学教材研究的历程
(一) 拨乱反正 (1978—1982年)
(二) 反思重构 (1983—1999年)
(三) 多样共生 (2000—2017年)
二、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学教材研究的主题
(一) 教育学教材的源流
1. 理清了新中国教育学教材的思想脉络
2. 总结了学习苏联教育学教材的经验教训
3. 梳理了教育学教材建设的历史流向
(二) 中国特色是教育学教材的文化自觉
1. 教育学教材的中国化
2. 教育学教材的民族特色
3. 教育学教材的多元文化诉求
(三) 科学化是教育学教材的基本标准
1. 教育学教材体系的构建
2. 教育学教材概念的表述
三、我国教育学教材研究的展望
(一) 坚持以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教育学教材为目标
(二) 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育学教材的研究
(三) 加强教育学教材研究的中外学术交流
(四) 坚持多学科、跨学科、边缘学科的综合创新研究
(五) 注重全方位、立体化教育学教材的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研究立场的教育学教材比较[J]. 刘德华,周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5)
[2]教育学教材中有关中小学生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反思——师范生培养的视角[J]. 汤广全,岳丹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2)
[3]凯洛夫主编《教育学》的中国面孔[J]. 侯怀银,史慧敏.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5(02)
[4]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渊源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建——基于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编写过程及贡献的论述[J]. 李均. 山东高等教育. 2015(01)
[5]整合型高师公共教育学教材的建构[J]. 王鑫.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06)
[6]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在中国引进的回顾与反思[J]. 侯怀银,史慧敏. 教育学报. 2013(04)
[7]百年教学论教材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 焦炜,徐继存. 课程·教材·教法. 2012(10)
[8]教育学教材编写的思考[J]. 郭文安. 课程·教材·教法. 2011(01)
[9]我们需要怎样的课程改革——兼评《“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J]. 黄小莲,刘力. 课程.教材.教法. 2009(07)
[10]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结”[J]. 钟启泉. 全球教育展望. 2009(01)
硕士论文
[1]凯洛夫主编《教育学》在我国的引进及其影响[D]. 席安娜.山西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64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46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