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中层概念测评及其在青少年道德测评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1-10 03:10
  中层概念测评(ICM)是新科尔伯格主义思潮下的一个产物。本文论述了ICM的诞生背景和理论基础,并对ICM的五个典型操作步骤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ICM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评价,最后针对"ICM能否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质疑",本研究专门对中层概念测评在青少年道德测评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18,3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层概念测评的诞生背景及理论基础
    (一) 中层概念的由来及其内涵
    (二) 中层概念测评的诞生背景
        1. 旨在提高道德教育项目的评估有效性
        2. 旨在改进道德测评工具的情境局限性
    (三) 中层概念测评的理论基础
        1. 以具体德目为内容的品格教育理论
        2.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二、中层概念测评的五个典型操作步骤
    (一) 确定想要测评的中层概念
    (二) 根据中层概念编制相应的情境故事
    (三) 根据故事设计出一系列行动选项及相应的辩护理由
    (四) 设置计分键
    (五) 分数计算及结果解释
三、中层概念测评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一) 中层概念测评的优势所在
        1. 在道德测评中兼顾对结果和动机的同步考察
        2. 整个道德测评都体现出更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3. 在道德测评过程中也能促进被试的道德发展
    (二) 中层概念测评的不足之处
        1. 中层概念无法划分成明确的发展阶段
        2.“专家意见”所存在的一些模糊思想
        3. 测评结果在横向纵向比较时所存在的问题
四、中层概念测评在青少年道德测评中的应用
    (一) 确定青少年学生群体所对应的中层概念
    (二) 编制符合青少年群体特征的道德情境故事
    (三) 选取最为合适的青少年道德领域专家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校德育测评的三种取向[J]. 刘次林.  教育发展研究. 2016(24)
[2]德目与道德教育[J]. 刘次林.  全球教育展望. 2006(06)



本文编号:3486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486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4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