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性融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8 22:32
  丹尼特把"感受性"分为外部世界经验的感受性、内部世界经验的感受性和情感、情绪的感受性,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受性融入"提供了思路。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受性融入",主要是通过把握"感受性"的基本特征,以学生的感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融入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中去,从而增强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基本理念、基本规范、基本要求。具体来说,要以直观现象和感性事物为载体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生的日常规范为抓手,在日常行为中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材的知识体验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的"获得感"中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章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感受性是“解释的空白”?
二、感受性的基本特性
    1. 内在性。
    2. 非随附性。
    3. 私人性。
    4. 不可言喻性。
    5. 不可撤销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受性融入”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性融入”的基本内涵。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性融入”的基本特征。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性融入”的主要方式
    1. 以直观现象和感性事物为载体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以学生的日常规范为抓手, 在日常行为中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在教材知识的感性体验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在“获得感”中增强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感受性在心理内容表征中的作用[J]. 李侠.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4)
[2]试论西方心灵哲学中的“感受性问题”[J]. 周晓亮.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8(06)



本文编号:3503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503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d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