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论目前我国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发布时间:2021-11-22 10:19
  人格的内涵是研究大学生人格问题的理论基础。“人格”一词是多学科使用的概念,内涵十分复杂,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为所有学科共同接受的明确的定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格”一词被标出了三种意义,一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三是指人能够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也就是说中文“人格”是在与以上三种意义相对应的心理人格、道德人格、法律人格等多重意义上使用这一范畴的,即以性格、气质、能力为特征的“心理人格”;与个人的气节操守、道德品质相关的“道德人格”;和法律主体不可分离的“法律人格”。心理人格就是一个人在个体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总和。心理人格的特征是心理人格的整体性、独特性以及生物性和社会性。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个人的价值和品格的总和,这是个人从道德上区别于他人的规定性,是每个人所独有的。道德人格的特征是道德人格的意志自主性、自我同一性和主体完整性特征;在法律上,人格指的是法律给予保障的与法律主体不可分离的那些权利,是人作为权利与义务主体的资格,也就是法律所赋予的“人的资格”。法律人格的特征是法律人格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权...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人格的三层含义
    (一) 心理人格及特征
        1 、心理人格的整体性
        2 、心理人格的独特性
        3 、心理人格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二) 道德人格及其特征
        1 、道德人格的意志自主性
        2 、道德人格的自我同一性
        3 、道德人格的主体完整性
    (三) 法律人格
        1 、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权利主体
        2 、具有作为权利主体法律资格的民事权利能力
        3 、具有受法律保护的人格利益
二、 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格缺失的表现
    (一) 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1 、自卑感
        2 、多疑心
        3 、孤僻性格
        4 、嫉妒心
        5 、抑郁感
        6 、烦躁情绪
        7 、儿戏心态
    (二)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
        1 、忽视集体的个人本位倾向上升
        2 、实用主义道德倾向加重
        3 、法德水平降低
        4 、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被忽视
        5 、基本社会公德水平较低
    (三) 大学生法律人格的欠缺
        1 、法律权利意识不强
        2 、守法概念理解片面
        3 、法律内化程度不够
三、 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格缺失的原因
    (一) 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
        1 、家庭结构因素
        2 、教育方法因素
        3 、教育内容因素
        4 、教育目标因素
    (二) 学校对人格教育的轻视
    (三) 学生自身价值取向的变化
        1 、大学生价值取向自我化
        2 、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
    (四) 社会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
        1 、“金钱至上”风气的冲击
        2 、网络的负面影响
四、 目前我国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一) 健康人格的标准
        1 、正确的自我观念
        2 、心理内部的和谐发展
        3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4 、积极的社会适应力
        5 、与社会角色相适应的社会公德意识
        6 、正确的人权意识
    (二) 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方法
        1 、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
        2 、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 、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
        4 、培养正确的法制观念
        5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6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结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两课”教师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价值导向[J]. 韩建萍.  中国高教研究. 2002(07)
[2]五因素人格模式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J]. 丁立平,胡兵,范茜.  现代大学教育. 2002(03)
[3]诚信教育:缘由、目标和内容——兼论现代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格前提的基本要求[J]. 于俊如,徐世强.  思想·理论·教育. 2002(04)
[4]大学生人格建构——高校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J]. 惠晓丽,林莉.  现代教育科学. 2002(03)
[5]论人格素质教育[J]. 牛士英,孙鸿.  教育探索. 2002(02)
[6]道德人格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 吴继霞.  学海. 2001(06)
[7]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与21世纪的学校德育[J]. 杨启亮.  教育研究. 1999(12)
[8]20世纪国际教育改革思想的三次转向与心理科学的贡献[J]. 霍涌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9]教育人文意义的失落与追寻[J]. 杜时忠.  教育研究. 1999(09)
[10]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J]. 刘宣文.  教育研究. 1999(03)



本文编号:3511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511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3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