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教师交往行为与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路径——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22-02-20 22:02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促成了教研模式的变革,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基于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供了诸多便利,教师专业发展从"线下"走到"线上"。文章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剖析教师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交往行为,提出强化专题化的交往内容,丰富真诚的交往活动;搭建开放共享的审美平台,构建真诚的交往行为;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形成稳定的交往关系等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方案,以期为利用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指导。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46(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交往行为合理性原则和教师交往行为
    (一) 交往行为合理性的一般原则
        1. 内容理性的真实性
        2. 审美理性的准确性
        3. 交互理性的真诚性
    (二) 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交往行为
        1. 内容学习的促进者
        2. 审美提高的帮助者
        3. 互动深化的服务者
二、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交往行为的调研分析
    (一) 调研对象
    (二) 问卷维度
    (三) 问卷信度及效度分析
    (四) 数据统计及分析
        1. 强化专题化的交往内容, 丰富真诚交往活动
        2. 搭建开放共享的审美平台, 构建真诚交往行为
        3.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形成稳定交往关系
三、基于教师交往行为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路径
    (一)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原则
        1. 内容理性:资源共享评级机制的构建
        2. 审美理性:高互惠性共同体的构建
        3. 互动理性:合理多层次子群的构建
    (二)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结构模型
    (三)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运营机制
        1. 规划机制
        2. 调控机制
        3. 评价机制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合理性[J]. 张敏.  江西社会科学. 2014(08)
[2]网络学习共同体交互策略研究[J]. 崔珍珍.  继续教育研究. 2014(05)
[3]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绩效研究[J]. 蒋寅泉,罗蓉.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1)
[4]网络学习共同体:滕尼斯共同体理论的现代演绎[J]. 金浩.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2(06)
[5]微博环境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 王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4)
[6]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启示[J]. 周博.  沈阳大学学报. 2010(06)
[7]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位置与知识建构的关系研究[J]. 王陆.  中国电化教育. 2010(08)
[8]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J]. 熊才平,杨薇薇.  教育研究. 2010(04)
[9]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位置分析与助学者群体的发现[J]. 王陆.  中国电化教育. 2010(03)
[10]网络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研究[J]. 邱峰,叶新东.  现代教育技术. 2010(02)

硕士论文
[1]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D]. 任之丁.河北大学 2010
[2]面向区域在职教师协同成长的虚拟学习社区建设研究[D]. 杨彦军.西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35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635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f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