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发展历程:课程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发展历程:课程的视角
【摘要】: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课程设置往往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理想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学生能力的发展也相应地与课程的变迁相辅相成。古代无文字社会课程较为看重记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产生以后,课程更强调读写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等;知识经济社会的课程则注重专家思考能力、复杂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社会发展对人能力的要求是一个不断提高的累积过程,当前,需要多学科横向交叉培养学生的思考、交流等关键能力,课程设置应进一步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并细化具体标准。
【作者单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变迁 能力发展 课程设置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能力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项目编号:13FJK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随着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我国对人才的培养和能力1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教育规划纲要》以及《人才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都明确提出了人才的能力建设问题。对学校教育而言,课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粉领”阶层——社会存在与自我认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孙朝阳;;家庭策略视角下农村已婚劳动力转移的性别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3 刘东英;;培养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社会性别平等意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2期
4 徐辉;国外高校教师队伍管理的历史发展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5 项贤明;;比较视野中的教育现代化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6 沈文钦;;观念的力量——评《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7 谢昌逵;;人类诞生时期的青春奥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张斌贤,孙益;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特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项贤明;;教室里的强国动力——教育在近现代世界主要国家崛起过程中的重要促进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于翠兰;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保星;;外国学校管理史话(四)——西欧中世纪的学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易红郡;;十九世纪影响英国中等教育政策的三大报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谭琳;;从氏族公共财产到“儿童的世纪”——儿童生存状况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周谊;;外国教育史研究与当代中国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5 姜云飞;;“人”的概念:来自女性主义的新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6 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偏尚阴柔的人类学解释[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3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孙华程;城市与教堂:制度视野下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生与演进[D];西南大学;2011年
5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莹;21世纪中国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杨柳;沙岗村儿童抚育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耿淑玲;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贺羡;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曲晓明;近代我国中学文实(理)分科演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傅能荣;美国农村教师政策的历史发展与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志伟;权力视野下的教育惩罚[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忠元;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省级统筹”投入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子龙;John Richard Schrock生物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燕;基督教教会对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学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荣超;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东;高师体育课课程设置初探[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施俊;对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若干思考[J];咸宁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3 周尚义;传授系统理论 讲求学练结合——《文献学》课程设置刍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张毅刚;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现代技能开发;2003年10期
5 汪晓琳,李海青;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整合[J];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周宇轩;通过课程设置的研究 探讨我院培养高素质毕业生的途径[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余丽琳;对高校“大平台”教学模式中课程设置的探讨[J];高教探索;2005年04期
8 李湘蓉;湖南省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0期
9 刘青琬;;浅论知识和技能的关系——兼论高职院校课程设置[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关铁云;李冬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综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铁鹰;;最好的知识是学以致用的知识——谈我校外语系课程设置中《报刊选读》与《文学选读》的比重问题[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2 葛铁鹰;;最好的知识是学以致用的知识——谈我校外语系课程设置中《报刊选读》与《文学选读》的比重问题[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3 王伶俐;李芳;;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李林会;李琳;;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樊印海;赵宏革;朱景伟;;优化课程设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雷玉双;;打字课的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实践[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许宗Y,
本文编号:539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53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