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从主客体之争到以学生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7-19 13:02
本文关键词:师生关系:从主客体之争到以学生为中心
【摘要】:关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曾经出现过主客体关系、主导主体关系等观点,这些观点虽被"自我建构"说超越,但仍然未能彻底地阐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在中国语境中的"教学"指的是双边活动,这是复合性的活动组合而非单纯性活动,而主客体唯有对单纯性活动进行言说时才是正当的。正确的做法是,将教学分为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学习两个相对独立的单纯性活动并在两个活动内部分别界说主体,指导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在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习这两个活动之间,应当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指导为学生学习服务。其依据在于,人在精神方面的发展提升都是其自我建构的结果,该活动的唯一主体只能是其自身;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影响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来说都只能是间接影响而不是直接影响,学生自我建构的意愿、方式和水平才是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述学习与发展的机制意味着,教师的指导要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要围绕着学生自我建构的主动性和方式来指导;要根据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特点、方式和规律来调整自己的指导方式;意味着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需要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变革。
【作者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师生关系 自我建构 以学生为中心
【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生存状态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3A022
【分类号】:G456
【正文快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近年来成为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其实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研究中已经蕴含了它的种子。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能够更为彻底地解释和解决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争论。一、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新论(一)教学过程中师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06期
2 郝德永,张宝泉,柳海民;论学生主体及其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04期
3 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4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5 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04期
6 张连捷;张启航;;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运动——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几点异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年02期
7 邓世U,
本文编号:562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56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