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基督教徒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基督教徒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摘要】:幸福感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当今我国处在剧烈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基督教徒成为一个新兴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的关系是国外研究热点,研究发现了二者之间的积极相关。我国具有独特的教育背景和宗教文化传统,基督宗教在我国属于外来宗教。基督教徒人数在国内有了较快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心理学界,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的关系也开始受到国内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因此以大学生基督教徒这一特殊被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他们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的现状与特点,以及了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这一方面丰富了幸福感研究的理论成果,也充实了我国宗教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研究也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研究选取兰州市225名大学生基督教徒,使用宗教卷入量表、宗教态度量表、宗教认同量表、自尊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心理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宗教信仰和幸福感特点,以及宗教信仰分别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宗教信仰各量表得分较高,差异显著。(2)大学生基督教徒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得分较高,差异显著。(3)宗教信仰指向主观幸福感的路径系数显著,且自尊和社会支持在其中的路径系数显著。(4)宗教信仰指向心理幸福感的路径系数显著,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在其中的路径系数显著,而且自我和谐在人际关系和心理幸福感之间路径系数显著。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1)大学生基督教徒具有较高的的宗教信仰程度和幸福感水平。(2)宗教信仰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且自尊和社会支持起着中介作用。(3)宗教信仰对心理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且自我和谐和人际关系起着中介作用。(4)相关部门可以进行正确的宗教教育、促进健康宗教信仰的实现,进而改善幸福感状况;(5)重视对大学生基督教徒自尊、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干预,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自尊、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质量改善他们的幸福感状况。
【关键词】:宗教信仰 幸福感 内在机制 中介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2;B978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3
- 1 引言13-15
- 2 文献综述15-27
- 2.1 幸福感研究综述15-18
- 2.1.1 幸福感的概念15
- 2.1.2 幸福感取向研究综述15-17
- 2.1.3 幸福感取向的整合17-18
- 2.1.4 幸福感的机制及解释理论18
- 2.2 宗教信仰研究综述18-22
- 2.2.1 宗教信仰概念18-19
- 2.2.2 宗教信仰的测量19-21
- 2.2.3 大学生基督教团契研究综述21-22
- 2.3 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22-27
- 2.3.1 宗教信仰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及其相关研究22-24
- 2.3.2 宗教信仰与心理幸福感关系及其相关研究24-27
- 3 研究目的与方法27-31
- 3.1 研究目的和假设27-28
- 3.2 研究方案与设计28
- 3.3 研究工具28-31
- 4 研究一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特点31-41
- 4.1 兰州市大学生基督教徒团契的特征分析31-35
- 4.1.1 大学生基督教徒团契的建立与发展31-33
- 4.1.2 大学生基督教徒团契的结构与内容33-35
- 4.2 大学生基督教徒的人口学调查以及宗教信仰和幸福感的分析35-36
- 4.2.1 大学生基督教徒的人口学调查35
- 4.2.2 大学生基督教徒宗教信仰现状的调查结果35-36
- 4.2.3 大学生基督教徒幸福感情况的调查结果36
- 4.3 讨论36-41
- 4.3.1 大学生基督教徒人口学变量的分析36-37
- 4.3.2 大学生基督教徒宗教信仰现状的分析37-38
- 4.3.3 大学生基督教徒幸福感的分析38-41
- 5 研究二宗教信仰与主观幸福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41-48
- 5.1 引言41-42
- 5.2 对象与方法42-44
- 5.2.1 被试42-43
- 5.2.2 工具43-44
- 5.2.3 数据处理44
- 5.3 结果44-45
- 5.3.1 宗教信仰、自尊、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44
- 5.3.2 宗教信仰、自尊及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44-45
- 5.4 讨论45-48
- 5.4.1 宗教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45-46
- 5.4.2 自尊与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46-48
- 6 研究三宗教信仰与心理幸福感: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48-56
- 6.1 引言48-50
- 6.2 对象与方法50-52
- 6.2.1 被试50
- 6.2.2 工具50-52
- 6.2.3 研究过程52
- 6.3 结果52-53
- 6.3.1 宗教信仰、自我和谐、人际关系和心理幸福感的相关分析52
- 6.3.2 宗教信仰、自我和谐、人际关系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52-53
- 6.4 讨论53-56
- 6.4.1 宗教信仰对心理幸福感的预测作用53-54
- 6.4.2 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分析54-56
- 7 总讨论56-58
- 7.1 宗教信仰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分析56-57
- 7.2 宗教信仰对幸福感的中介变量作用分析57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57-58
- 8 结论与建议58-59
- 8.1 结论58
- 8.2 建议58-59
- 参考文献59-67
- 附录67-70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70-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全友;;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须提高教师工作心理幸福感[J];党史博采(理论);2007年06期
2 段健芝;李晓东;;身体活动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3 何玉梅;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研究概述[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01期
4 王欣;王宝状;张秀明;岳晓东;;河北、香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比较研究[J];职业时空;2008年08期
5 孙颖;胡美丽;;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动力机制[J];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04期
6 王秀希;王冰;秦仕彬;王雪;;工作支持与高校教师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张峰;;幸福的自我实现与超越——心理幸福感之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葛阔先;方平;乔云雁;;论心理幸福感研究对大学生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7期
9 王思思;;青少年网络心理幸福感的初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王奰;;幸福企业的三大支柱 主观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社会幸福感[J];企业文明;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淑莲;吴志平;吴振云;孙长华;张瑶;;成年人心理幸福感的年龄差异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袁莉敏;;大学生乐观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宛燕;郑雪;;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颖;张雯;于福洋;;小学教师心理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蒋索;杨晨虹;;大学生幸福感与感恩的特点及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胡姗姗;;中学教师社会支持、工作绩效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严芳;佐斌;;不同录取批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比较[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蒋索;蒋晓玮;;职业女性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胡姗姗;张大均;吴明霞;;中学教师心理幸福感的特点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张雯;郑猛;谢威士;;提供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薇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MBA客座教授、积极心理学专家;从幸福感到幸福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翁乾明;雷锋的幸福[N];福建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卓;大学生自我构念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周淑慧;高中生心理幸福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会娜;大学生社会联结、自我分化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闵美玉;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5 胡玉松;企业员工幸福感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6 曹彦;大学生基督教徒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的关系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颖;小学教师心理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金艳玲;大学生心理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李会青;休闲方式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1年
10 张萍春;宗教信仰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46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4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