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工程理论指导的信息技术在网络教学案例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协作工程理论指导的信息技术在网络教学案例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在教学活动和具体教学应用中如何能够有效地对案例进行分析非常重要。基于目前还鲜有研究提及如何将协作工程方法和协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案例分析中,本研究将在建导式协作背景下,把协作工程理论应用在教学案例分析中,并通过自我研发的协作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实践,以期探讨和验证协作工程的作用与效果。研究发现,基于协作工程理论的协作流程能帮助案例分析团队进行有效的协作,在专业化的协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团队能提高案例分析学习的效率,提高参与度,并更好进行团队合作,从而达到更好的结果。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
【关键词】: 协作工程 信息技术 案例分析 高效协作
【基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152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13YQ08)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当今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新兴的技术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学活动也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如微博、微信、QQ群等)来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对案例进行分析,以促进教学效果与知识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能在教学活动中懂得有效利用新兴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明华;;建导法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的运用:无形投入以创建教学一流的大学[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2期
2 程絮森;李钊;李静;;高校研究生创新教学中的建导式协作设计研究——基于CSCL环境[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3 程絮森;殷国鹏;Gwendolyn Kolfschoten;;新兴建导式团队协作研究述评与前沿问题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2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蒙良秋;;建导技术在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初步尝试——以广西为例[J];高教论坛;2014年12期
2 杨文阳;胡卫平;;CSCL中学习动机对知识获取和学习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3 程絮森;刘艳丽;;信息化创新型团队协作中的个人信任发展探究[J];科学学研究;2013年05期
4 陈海明;;建导法在中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展望[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0期
5 程絮森;李钊;;建导式Web协作学习中信任与成绩的关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樊旭;在线教师引导技能内容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刘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继旋;;在教学方法中普及应用建导技术是释放学生创造力与合作力的关键[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2期
2 王炎蔚;;合作、参与、效率——试论建导法在研究生教育中的运用[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2期
3 郁晓华;祝智庭;;CSCL应用的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5期
4 谢力宁;姜先华;;运用建导法改进传统的高校教学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1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刚;从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谈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0年02期
2 冯沈萍;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J];四川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实习归来话信息技术[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中小学必修信息技术[J];知识经济;2000年01期
5 李山;;怎样面对信息技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J];教育仪器设备;2001年03期
6 赵凤飞,吴长江;现代信息技术是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催化剂”[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1期
7 董玉琦;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若干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08期
8 李细民;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促进教学改革[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陈逸军;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挑战[J];嘉兴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0 张俐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问题与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邢程;李玉梅;邵伟;余敏;吴克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张明凯;;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张卓星;朴姬顺;;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法的探析——信息技术型学与教的方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5 苏兴亚;;浅谈计算机的普及与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郑迅;;用更广泛的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活动——以录制视频活动为例[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钟淑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全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与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何妙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杨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点亮孩子们的课堂[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林卫民;学科与信息技术的交错[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宋树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十大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廊坊六小 刘永军;信息技术之教学浅谈[N];廊坊日报;2008年
4 九江外国语学校 李艳;信息技术与术科课程的整合[N];九江日报;2009年
5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晓平;信息技术教研之我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6 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 商洪飞;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刍议[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7 宿迁市钟吾初中 许香;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策略[N];学知报;2010年
8 都匀一中艺术组 徐艳;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创新课堂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N];黔南日报;2011年
9 阳廷勇;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很必要[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4年
10 河南滑县教师进修学校 刘淑红;小议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冲击[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泽清;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特性探析[D];东北大学;2010年
2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春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江陆堂;基于信息技术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靳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析[D];天津大学;2007年
4 熊铁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间的协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蔡丽;新课改背景下西安高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侯振中;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整合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屈勇;基于信息技术的情景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张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直;信息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乔琴;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68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68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