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大学生防御方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06:33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防御方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防御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 个性 自我监控 大学生 横断面调查


【摘要】:背景防御机制作为调节应激事件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综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大多探讨消极、不成熟防御方式对个体产生的负性影响,系统探讨大学生防御方式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少。本研究拟通过横断面调查及相关分析法,探讨大学生防御方式的特点及其与人格、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控制间的关系,以期揭示影响防御机制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本科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目的1.探析大学生的防御方式及其特点,旨在为心理咨询及治疗提供依据;2.探讨大学生防御方式与父母养育方式、人格特点及自我监控之间的关系,并深入探讨大学生防御方式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于2014年9月5日至2014年10月10日,从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三所高校选取975名有效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被试17-26岁,平均年龄为20岁。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Snyder自我监控量表对其进行横断面研究,将所有资料输入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经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大学生防御方式特点分析;同时对大学生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点及自我监控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与男生相比,女生成熟防御机制得分较高(t=2.413,P0.05),中间型(t=-2.482,P0.05)及不成熟防御机制(t=-3.391,P0.01)得分较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不成熟防御机制(F=8.482,P0.001)、中间型防御机制(F=5.509,P0.01)和掩饰因子(F=4.757,P0.01)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学生在不成熟防御机制(F=1.341,P0.05)、成熟防御机制(F=1.257,P0.05)、中间型防御机制(F=0.877,P0.05)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掩饰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5.599,P0.01)。独生子女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学生在防御方式四个因子上得分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生源地在农村的学生与生源地在城市的学生在防御方式四个因子上得分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2.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与母亲关爱(r=-0.253,P0.01)、母亲鼓励(r=-0.130,P0.01)、父亲关爱(r=-0.250,P0.01)、父亲鼓励(r=-0.144,P0.01)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母亲控制(r=0.217,P0.01)、父亲控制(r=0.179,P0.01)呈显著的正相关;成熟防御机制因子与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间相关不显著(P0.05);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与母亲关爱(r=-0.114,P0.01)、母亲鼓励(r=-0.085,P0.01)、父亲关爱(r=-0.102,P0.01)、父亲鼓励(r=-0.082,P0.01)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母亲控制(r=0.225,P0.01)、父亲控制(r=-0.152,P0.01)呈显著的正相关;掩饰因子与母亲关爱(r=-0.190,P0.01)、母亲鼓励(r=-0.082,P0.01)、父亲关爱(r=-0.130,P0.01)、父亲鼓励(r=-0.088,P0.01)呈显著的负相关。3.精神质与不成熟防御机制(r=0.278,P0.01)、中间型防御机制(r=0.143,P0.01)、掩饰因子(r=0.100,P0.01)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成熟防御机制(r=-0.096,P0.01)呈显著的负相关;神经质与不成熟防御机制(r=0.351,P0.01)、中间型防御机制(r=0.213,P0.01)、掩饰因子(r=0.293,P0.01)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掩饰性与不成熟防御机制(r=-0.260,P0.01)、中间型防御机制(r=-0.126,P0.01)、掩饰因子(r=-0.269,P0.01)均呈显著的负相关。4.自我监控得分与不成熟防御机制(r=0.064,P0.01)、中间型防御机制(r=0.070,P0.01)、掩饰因子(r=0.114,P0.01)均呈显著的正相关。5.神经质(β=0.262)、精神质(β=0.159)、母亲控制(β=0.151)对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机制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父亲关爱因子(β=-0.103)、内外向(β=-0.088)、掩饰性(β=-0.086)对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机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个性中的精神质(β=-0.096)对大学生成熟防御机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1.女生防御机制水平优于男生;大四学生不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的运用多于其他三个年级;不同年级在成熟防御机制的运用上无差异,但大二、大四的成熟防御机制的运用均多于大一新生。不同专业学生在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上区别不大。文科专业学生较理科和医学专业学生掩饰程度更高。独生学生与非独生学生在防御方式四个因子上无差异。生源地在农村的学生与生源地在城市的学生在防御方式四个因子上并无差异。2.父母亲适度的关爱、积极鼓励会减少不成熟、中间型防御机制的运用,父母亲过多干涉孩子会增加不成熟、中间型防御机制的运用;高精神质者更多运用不成熟、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低神经质者更多运用不成熟、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内外向与防御方式的四个因子关系不密切;高自我监控者更多运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3.神经质、精神质、母亲控制对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机制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父亲关爱因子、内外向、掩饰性对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机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精神质对大学生成熟防御机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防御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 个性 自我监控 大学生 横断面调查
【学位授予单位】:新乡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2
  • 前言12-13
  • 1 对象与方法13-16
  • 2 结果16-22
  • 3 讨论22-28
  • 4 结论28
  • 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28-30
  • 参考文献30-33
  • 综述:防御方式的研究进展33-46
  • 参考文献43-46
  • 附录146-47
  • 附录247-48
  • 附录348-49
  • 附录449-50
  • 附录550-5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51-52
  • 致谢52-53
  • 个人简历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文君;袁茵;卢莲;;焦虑症患者依恋类型、述情障碍与防御方式的关系研究[J];四川医学;2011年09期

2 陈绍建,温研,刘键;大学生人格障碍和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3期

3 冯怡,张燕敏,薛筷明;中学生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2期

4 张强,陈丽钰,赵虎;大学生毕业前心身障碍的防御机制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5 刘素贞,刘国伟,刘向欣,徐改玲,高丽娟,许明智;医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6 张林;车文博;黎兵;张旭东;;中国13所大学本科生心理压力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5期

7 杨红君;楚艳民;刘利;刘琴;陈哲;刘文莉;钟爱良;;父母养育方式量表(PBI)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4期

8 路敦跃,张丽杰,赵瑞,何慕陶;防御方式问卷初步试用结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2期

9 赵虎,周逸如,陈树乔,陈曲亮;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四年随访观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4期

10 陈尚茹;赵超;陈伟星;;惊恐障碍患者药物治疗前后防御方式的比较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文君;不同自尊水平青少年的自我防御方式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76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76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b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