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在线学习成效的理论分析模型及测量

发布时间:2017-08-19 05:06

  本文关键词:在线学习成效的理论分析模型及测量


  更多相关文章: 在线学习成效 学习迁移 学习满意度 结构方程模型


【摘要】:在线学习效果一直是远程教育研究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在综述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学习者、教师、课程、技术、设计和环境等6个维度的网络学习成效分析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后的数据分析检验模型效度和测试模型中提出的研究假设。结果显示,互联网自我效能感、课程灵活性、教师的在线学习态度、感知的师生互动、感知有用性、课程质量、技术维度与学习满意度显著相关;而感知的师生互动、课程质量、课程灵活性、教师的在线学习态度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学习迁移的显著预测变量。
【作者单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在线学习成效 学习迁移 学习满意度 结构方程模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网络学习成效整合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项目编号:13YJC880029)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多媒体录播教室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k13-02)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前言在线学习是指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它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学者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上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1]。与传统教学相比,在线教学更具协作性、生成性、探究性和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国栋;原帅;;混合式学习的学生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学教学网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6期

2 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 胡勇;;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预测模型的构建和测量[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9期

4 李定;李晓霞;邵培基;;在线学习成效影响因素研究[J];信息系统学报;2011年02期

5 朱晓菊;孙祯祥;;自我效能感对网络学习质量的影响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叶梅;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有效性与实施[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金月;;探讨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之整合[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3 吴燕;张志强;;E-learning与知识管理[J];图书与情报;2007年05期

4 白雪;李雪;李佳琪;;信息技术与高等院校音乐课程整合的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5 王楠;;高校中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讨论[J];才智;2010年14期

6 蔡惠;运用网络技术探索“自主实践—课堂教学—组织实践”课程教学模式[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7 曾凡玲;冉鸣;;基于信息技术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陈念;沈佐民;;地方高校利用现有资源构建虚拟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2期

9 王敏;;混合学习模式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2期

10 张海森;论网络时代高等教育教与学模式的创新[J];成人高教学刊;2003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远程教学中交互规律的研究现状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1期

2 陈丽;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3 陈丽;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质量——远程教师培训在线讨论的案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3期

4 肖俊洪;基于BBS平台的生生异步交互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9期

5 苏小兵;叶丽新;;从“传递”到“交互”的模式转换——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学个案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1期

6 曹良亮;陈丽;;异步交互中远程学习者教学交互水平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2期

7 曹良亮;陈丽;;异步交互中学习者观望原因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3期

8 肖俊洪;;网络学习环境下师生交互活动研究——教师角色多重性对学习的积极影响[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3期

9 张秀梅;;远程教育学基本理论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10 卜卫;试论内容分析方法[J];国际新闻界;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金旺,黄振中;面对知识经济怎样提高学习成效[J];成人教育;2000年Z1期

2 黄金旺,黄振中;面对知识经济 提高学习成效[J];继续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3 姚梅林,杜春丽;学习信念的心理学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王雪婧;;网络学习策略模型研究[J];软件导刊;2009年05期

5 张薇薇;;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六项核心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年06期

6 叶水湖;关于合作学习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3年09期

7 徐世浩,张磊;加强自律学习研究 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8 周跃新;汤仁云;;翻译对外语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张虹;;中小学生移动学习——城市家长态度与需求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06期

10 王晓辉;;远程开放教育中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海慧;;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王炳林;;中国共产党开展学习的历史考察[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上)[C];2011年

3 晏琼花;陈德光;孔维东;;引导自我反思促进数学学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4 乐黎辉;邢至晖;;以学习单开展生物教与学的实践研究[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5 韦成国;;谈学习动力的提升[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实施十二五规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聂波;;关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反思[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7 黄蕾;;运用录像分析技术解读研究性学习[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蒋莉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探析[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9 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熊亮华;;陈云重视学习的思想风范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启示[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景祥;做学习型党员[N];团结报;2007年

2 刘向华 刘关生;增强干部事业心责任感要从抓学习入手[N];战士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金维成 通讯员 贺新君;农行河南分行以“四好”标准检验学习成效[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4 史冬芸;州委中心组学习成效显著[N];黄南报;2007年

5 李昊霖邋特约通讯员 邓贵林;宣讲授课到基层 结合考评促学习[N];解放军报;2007年

6 颜鹏飞邋记者 代烽;六十个百分点彰显理论学习成效[N];解放军报;2008年

7 王红峰;让学习为创业创新插上飞翔的翅膀[N];台州日报;2008年

8 常理宣;学习科学理论 创新发展实践[N];常州日报;2008年

9 金玉龙 申时进;清镇“六学六提高”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N];贵州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詹广云 杨东辉 特约记者 何卫东 王秀香;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各有精彩篇[N];现代物流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江华;中国国有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定;在线学习(WBL)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谢清隆;社会交换理论视阈下的运动员学习成效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雷妮;企业敏捷学习要素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周建高;日本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南开大学;2009年

6 赖东彦;学习型组织分类及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娜;超媒体环境下学习风格对学习成效之影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曲绪纲;从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转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何静;当前高职学生学习目的调查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4 任明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5 程建生;大学物理协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宁;上海构建学习化社区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胡永革;试论部队创建学习型党委[D];郑州大学;2004年

8 李潇;高中生语文学习动力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吴秀娟;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10 郭小琪;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98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98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c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