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干预策略
本文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干预策略
【摘要】:如今社会,职业倦怠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如何预防和干预教师职业倦怠成为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特别是远程教育教师有着与普通教师不同的特点,教育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行为的独特特点使得远程教育教师更易发生职业倦怠,因此本文基于远程教育的独特特点探讨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预防和减轻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省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远程教育教师 职业倦怠 教师专业化发展
【基金】:中央电大2010年课题(编号:G10AQ3805Y)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728;G451
【正文快照】: 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职业倦怠(job burnout)的概念,用来描述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出现的躯体、情感和认知的综合衰竭状态,其三个核心成分为情感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和低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丽,李爽,冯晓英;中国远程教育领域从业人员分类和能力需求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继奎;;远程学习者学习困难之诸种造成因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王瑞娥;王晓军;;网络教育主讲教师素质培训的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张伟远;远程教育专业与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4期
4 丁兴富;论对网络远程教育质量观的挑战——“远程教育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估与认证国际比较研究”成果(3)[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4期
5 丁兴富;张秀娟;;远程教育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比较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3期
6 曾祥跃;;“导师—研究生”远程教学辅导模式的实践探索及思考——以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7 杜杉杉;;影响远程教育质量因素的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8 黄国南;浅议公共关系中的市级电大校长管理素质与任务[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牛丽娜;;试论学术研究与远程教育发展[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翔;;网络学院招生工作的实践策略研究——以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为例[J];成功(教育);201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熊艺;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周榕;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3 翁朱华;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志妍;远程教学中教师导学风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柏松;中国远程教育中的教师角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鑫;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机构人才调查与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文继奎;远程学习者学习困难及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何飞明;A远程教育校外培训中心员工胜任力问题及提升策略[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6 罗一萍;实践社区中在线助学者的ASTD胜任力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宝芝;陈丽;;远程教育专业人员能力结构及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斌,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基于理论的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9期
2 娅哲;远程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11期
3 马良生;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2期
4 白杉;远程教育在美国[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0年04期
5 陆红亚;远程教育[J];中国有线电视;2000年01期
6 李晓青;澳大利亚的远程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7期
7 ;规模经营 远程教育[J];中国电子商务;2000年01期
8 裘伟廷;移动远程教育初探[J];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9 蔡婷婷,陆晨;积极发展现代高等远程教育[J];教育与现代化;2000年01期
10 马致志;发展远程教育 培养优秀人才[J];今日山西;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屹;周虹;王军武;;当前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黄学俊;;如何实施因特网远程教育[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徐沙;张文娟;钱玲;常凤媛;郑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经典温课专栏数据统计[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田屹;周虹;王军武;;当前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涛;陈国民;杨继平;;对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思考[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芦新海;;现代远程教育及其技术[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杜军;扈宝莹;;关于远程教育教材的几点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任宪生;张泽容;;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9 孙绿怡;孙福万;王淑娟;;略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内涵[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梁昭峰;;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构想及设计[A];OA’99办公自动化全国学术研讨暨展示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远程教育 自主学习新时尚[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2 通讯员 张娟 刘楞;新和农民受益远程教育[N];阿克苏日报;2007年
3 通讯员 张新玲 刘富强;远程教育改变农牧民传统观念[N];阿勒泰日报;2007年
4 吴和用;北关区实施远程教育惠民工程[N];安阳日报;2006年
5 刘康;安阳远程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N];中国财经报;2007年
6 李振华;牟定县实施促农增收远程教育工程[N];楚雄日报(汉);2007年
7 陈俎宇;远程教育成为黔西农民致富金钥匙[N];贵州日报;2007年
8 徐小平;花溪区远程教育有效服务农村群众[N];贵州日报;2007年
9 张炳升;河南远程教育:得民心 顺民意 显实效[N];光明日报;2007年
10 何荣全 记者 赵文;远程教育助旺苍农民科技致富[N];广元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熊艺;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周榕;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3 符云清;适合远程教育交互协作环境的网络通信协议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4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俞树煜;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海龙;皮肤性病远程医学的理论探讨与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位文娟;远程教育中知识管理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庆华;美国远程教育网络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3 曾慧;远程教育的有效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4年
4 任儆;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GERELCHIMEG ARIYA;蒙古国远程教育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海燕;文化视角下的英国远程教育与我国远程教育的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金满;现代远程教育品牌战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8 刘洋;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丁静;基于资源的远程教育交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玉;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43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74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