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写作资源平台的自动反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数字化写作资源平台的自动反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化写作资源平台 自动反馈 大学生英语写作
【摘要】:采用定量分析、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数字化写作资源平台的自动反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资源平台的自动反馈从数量和质量上均能促进大学生英语写作,但在产出性词汇的知识深度层面,仍需加强对语境的智能化理解,完善深层次的语义反馈,从而提高受试者在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习者预期方面的满意度。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数字化写作资源平台 自动反馈 大学生英语写作
【基金】: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大学英语写作个性化与自动化有效反馈研究”(项目编号:JG2013M45) 北京科技大学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编号:KC2013TS12)
【分类号】:H319.3;G434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学生的英语作文完成以后,一般都要经过批阅与反馈批阅阶段,可采用人工批阅、人工反馈,也可采用机器批阅、自动反馈。对于人工反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两个方面。教师反馈研究发现,对反馈有效性的认识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纠错性反馈有害无益[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雯;;利用自动评分系统进行在线英语写作反馈[J];成人教育;2011年08期
2 何克抗;;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3 刘荣君;王娜;;数字化英语写作教学对大学生写作影响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4 蒋艳;马武林;;中国英语写作教学智能导师系统:成就与挑战——以句酷批改网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5 唐锦兰;;探究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01期
6 陈潇潇;葛诗利;;自动作文评分研究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徐艳梅;杨永林;;传统与网络齐飞,经典共新锐一色——数字化写作教学的启示[J];当代外语研究;2013年01期
8 蒋学清;蔡静;唐锦兰;;探析自动作文评价系统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影响[J];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06期
9 于莉;齐品;郭平建;;应用数字化写作平台干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年04期
10 石晓玲;;在线写作自动评改系统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句酷批改网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爱国;;文本分类中特征提取方法的比较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20期
2 张艳;闭海;;基于现有Internet环境下混合式协作学习的探讨[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高轶妹;;在线英语学习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0期
4 肖章柯;杨鹏;冯爱秋;;运用网络辅助教学 促进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3年Z1期
5 蒋艳;马武林;;中国英语写作教学智能导师系统:成就与挑战——以句酷批改网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6 白静;;自组织理论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7 刘琰;王斌;殷莉;;大学英语作文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方式对比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13期
8 刘荣君;张虹;王娜;;信息技术支持的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9 汤欣;;基于自动批改工具的英语写作评价方式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陈凤;;一项关于句酷批改网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洁珍;曾华人;贾增艳;;英语在线写作测评工具使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学生应用的实证[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四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戴锡莹;基于TPMK的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昌运;基于Windows API的VB编程题自动评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揭后新;“双主体”教学设计模式在网络课程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明涛;英语作文智能评阅系统中高分作文判别模型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李斌;基于文本分类技术的英语作文自动评分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崔爱国;特征选择方法对英文作文自动评分性能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梁蓉;初中英语作文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曹乐炀;基于Blended Learning的研究型学习课堂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杨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立体化校本教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9 宋艳萍;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整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付亚臣;基于Windows消息机制的VB编程题评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英;;英语写作评价模式的多元化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朱秋娟;;反馈机制与写作教学——国内外研究及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5期
4 张德明;;与改革同行:上海电视大学30年实践探索和未来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3期
5 朱式庆;以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教育技术学的开放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叶海智,张旭华,宋新鹏;信息对称环境下教师知识体系的耗散结构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7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8 何克抗;余胜泉;吴娟;马宁;赵兴龙;袁磊;齐媛;;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9 王初明;以写促学中的词汇学习[J];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01期
10 王莹;;公共英语写作中引入同伴互评模式的行动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亚男;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测试的作文自动评分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伟,陈胜辉;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几点思考[J];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2 黄秀君;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呼兰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3 刘沛富;谈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4 郑际根;英汉语言表达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5 李凤兰,肖本罗,吉绍锋;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张怀满;;影响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若干相关因素分析[J];教学研究;2001年03期
7 胡小梅;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滞后原因探讨[J];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01期
8 李素菊;对大学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林岩,赵春华,姜晓巍;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宋优;浅议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凤;;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因素研究[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费茜;潘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探讨[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慧敏;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词汇丰富性发展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维;影响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因素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金升霞;母语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负面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朱海燕;从关联理论分析大学生英语写作[D];天津大学;2010年
4 姚振梅;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立意培养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陈红;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文化因素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6 栾新华;在线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2年
7 罗文;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程式化语言使用情况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司维;从文化角度研究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语言负迁移现象[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9 周立;句法迁移:一项来自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冯丽娟;同伴互评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56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756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