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教育及其超越
本文关键词:规训教育及其超越
【摘要】: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揭示出了古代规训教育的野蛮的运作方式,第二部分则主要介绍了现代社会中规训教育温柔的运作方式,或者说揭示出现代社会的教育在其对人进行温和的教育背后的规训的实质。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和阐释了规训教育的诸多弊端。在分析规训教育的诸多弊端的基础上,论文在第四部分提出在思想层面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克服或超越规训教育的多个方面的负面影响。论文所要力图呈现的观点是,随着现代社会民主进程的进行,古代的规训教育并没有消失,反而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现代教育场景的各个角落,而且更加稳固地运行。论文要达到的目的之一便是对现代教育的规训的实质进行彻底揭示,使人看清规训教育的本来面目,目的之二则是在对规训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之上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教化式教育,使其对人实施真正的教育。
【关键词】:规训 野蛮 温和 教化 超越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0-058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9
- 1 前言9-22
- 1.1 问题提出9-10
- 1.2 选题背景10
- 1.3 概念界定10-13
- 1.3.1 规训10-11
- 1.3.2 规训教育与教化式教育11
- 1.3.3 微观权力11-13
- 1.3.4 规训技术13
- 1.4 理论基础13-14
- 1.4.1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13-14
- 1.4.2 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14
- 1.5 文献综述14-20
- 1.5.1 文献查阅过程14-15
- 1.5.2 文献综述概况15-20
- 1.6 研究设计20-22
- 1.6.1 研究假设20
- 1.6.2 研究目的20
- 1.6.3 研究思路与方法20-21
- 1.6.4 研究的不足与创新之处21-22
- 2 古代社会中的规训教育22-24
- 3 现代社会中的规训教育24-36
- 3.1 规训的在场24-29
- 3.1.1 时间上的规训24-26
- 3.1.2 在空间上的规训26
- 3.1.3 校服26-27
- 3.1.4 安全教育27-29
- 3.2 规训网络的形成29-36
- 3.2.1 无处不在的规则29-31
- 3.2.2 考试与书写31-33
- 3.2.3 层层监视33-34
- 3.2.4 全景敞视主义34-36
- 4 对规训教育的理性审视36-42
- 4.1 规训教育的合理之处36-37
- 4.2 规训教育的现实困境37-42
- 4.2.1 规训教育中的价值虚无主义37-38
- 4.2.2 规训教育中的心理问题与情感问题38-39
- 4.2.3 规训教育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39-40
- 4.2.4 规训教育阻碍学生形成公共精神40-42
- 5 对规训教育的超越—从规训化教育到教化式教育42-49
- 5.1 教化式教育是一种终极关怀的教育42-44
- 5.1.1 何为教育的终极关怀42
- 5.1.2 教化式教育实施终极关怀的条件—正确看待现实功利42-43
- 5.1.3 教化式教育实现终极关怀的实施路径——返回生活世界43-44
- 5.2 教化式教育须诉诸教育中的交往理性44-46
- 5.2.1 交往理性的内涵44
- 5.2.2 教化式教育实现交往理性的具体实施策略44-46
- 5.3 教化式教育呼唤教师对学生的爱与责任心46-49
- 5.3.1 教化式呼唤教师对学生的爱46-47
- 5.3.2 教化式教育呼唤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心47-49
- 6 总结与建议49-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A53-54
- 后记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稻香,刘铁芳;教育与生活的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2 蒋旭霞;;教育杂谈[J];文学教育(上);2007年01期
3 赖配根;;教育与生活的“对话”[J];人民教育;2008年08期
4 杨开成;;“教育即生活”体悟[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5 杨秀萍;;审析“教育即生活”[J];才智;2012年23期
6 张巧英;;注入生活之泉,滋润课堂——“教育即生活”点点滴滴[J];长三角(教育);2012年12期
7 刘利;;教育即生活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J];现代交际;2013年04期
8 王小平;;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J];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10期
9 张士芹;;一个普通教师眼中的“教育”[J];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08期
10 田恒平;;教育,为了生活的幸福——杜威“教育即生活”哲学观的时代解读[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一个农村孩子眼中的教育与生活[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田秀忠;唐文生;;以人为本,走出误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3 熊贤君;张雪强;;杜威“教育即生活”新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行福;解读“教育即生活”[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本报评论员 翟晋玉;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N];中国教师报;2012年
3 天津中学 李登举;教育即生活[N];天津教育报;2009年
4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 高峰;教育是“玩”出来的[N];中国教师报;2011年
5 迟鹏;“教育即生活”[N];中国邮政报;2004年
6 闫学;教育“方程”的一种解法:以实用来回答[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郭瑞;杨昌洪:教育没有拒绝的权利[N];中国教师报;2013年
8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 周小李;切实推进教育创新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N];湖南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胜;“教育即生活”的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晏琨;美国小学经济学教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晶;规训教育及其超越[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囡囡;陶行知将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中国化的历程及当代启示[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71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771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