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11:20
本文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研究
【摘要】:陶行知在批判继承我国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吸收融化西方现代德育的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既适应中国国情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生活德育思想,既博大精深,又具体可行,历经岁月的长期洗涤,至今还具有勃勃生机和活力。 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视角,依据原始文本,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对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 本文主要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的形成。首先分析了生活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再从陶行知哲学思想的演变过程、特别是陶行知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两个层面,阐述了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形成的思想基础,进而从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四个阶段勾画了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二部分,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就生活与德育的关系、生活德育的内涵与本质、生活德育的基础和源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从生活德育的宗旨、基本原则、主要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论述了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的逻辑结构。第三部分,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其价值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文中论述了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所具有的进步性、民族性、实践性,并阐明了无论是“全面发展的‘真人’”的德育目标、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德育内容,还是“集体生活”与“学生自治”相结合的德育途径,在新时期推进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都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最后在本文的结束语中,对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开展德育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德育 当代价值 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1-092
【目录】:
- 引言6
- 一、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的形成6-18
- 1、生活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7-8
- 2、生活德育思想形成的思想基础8-14
- (1) 陶行知哲学思想的演变9-11
- (2) 陶行知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1-14
- 3、生活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14-18
- (1) “德育注重自治”—生活德育思想的萌芽时期(1917—1926)14-15
- (2) “教人学做主人”—生活德育思想的形成时期(1927—1930)15
- (3) “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生活德育思想的发展时期(1931—1936)15-16
- (4) 教育是“人类解放的武器”—生活德育思想的成熟时期(1937—1946年)16-18
- 二、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18-34
- 1、生活即德育18-20
- (1) 生活与德育的关系18
- (2) 生活德育的内涵与本质18-19
- (3) 生活德育的基础和源泉19-20
- 2、生活德育思想的逻辑结构20-34
- (1) 生活教育的灵魂20-23
- (2) 生活德育的宗旨23-26
- (3) 生活德育的基本原则26-28
- (4) 生活德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28-30
- (5) 生活德育与教师30-34
- 三、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34-41
- 1、理论价值35-37
- (1) 生活德育思想的进步性35
- (2) 生活德育思想的民族性35-36
- (3) 生活德育思想的实践性36-37
- 2、实践价值37-41
- (1) 德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37-38
- (2) 德育内容:以集体主义为核心38-39
- (3) 德育途径:“集体生活”与“学生自治”相结合39-41
- 结语41-43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4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燕娟;回归生活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黎莉;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清宇;温州市实验小学德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4 任伟;生活德育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钱佳媛;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6 张颖;陶行知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71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771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