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吕碧城兴办女学活动与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10:38

  本文关键词:吕碧城兴办女学活动与教育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吕碧城 女子教育 办学活动 教育思想 北洋女子公学 北洋女子师范学堂


【摘要】:当今,女性群体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的生活状态更是衡量人类文明进程的关键尺度。但是,在中国的封建传统社会中,“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陈腐观念和思想意识让女性受到了严重的压迫和束缚。然而,面临近代“欧风美雨驰而东“的局面,近代中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而与此相关的女子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当时,有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领跑在时代的前端,梦想着为女学活动与女子教育发出呐喊。本文选取了在中国近代女子教育中作出卓越贡献,但长期被人们忽略的民国四大才女之首的吕碧城,她是近代中国富有传奇色彩的杰出女性,亦是著名女词人和女权运动的先驱,更称得上是一位在中国近代女子教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女教育家。她积极宣扬女权,亲力亲为,兴办女子学校,试图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实现女性的经济独立,男女社交的自由平等。她凭借自己的力量和实力游学海外、漫游欧美,不但为近代妇女解放运动起到了示范与标杆作用,更是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与更新的脚步。本文以吕碧城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其兴办女学活动与教育思想。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吕碧城的生平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女子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束缚、近代西方女权理论、维新派的女权主张以及吕碧城独特的经历四方面进行阐释;第二部分以吕碧城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为基础,细致描述并研究了吕碧城躬亲创办北洋女子公学、改办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协办河东女学堂、拟设女子教育会的具体形态和办学历程;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通过吕碧城的办学实践,由教育实践上升为教育理论,从教育宗旨、教育内容、教育与管理四个方面总结与论述吕碧城的女子教育思想,并对她的女子教育思想进行思考与分析;第五部分是对吕碧城女子办学活动与教育思想的历史反思。本文对吕碧城女子办学活动与教育思想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分析和研究,以期还原动荡不安的近代中国一位女性对女子教育呕心沥血、亲力亲为的场景,并挖掘其产生的深刻影响与时代价值。
【关键词】:吕碧城 女子教育 办学活动 教育思想 北洋女子公学 北洋女子师范学堂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7
  • 第1章 吕碧城生平及女子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7-27
  • 1.1 吕碧城的生平活动18-21
  • 1.2 吕碧城女子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21-27
  • 1.2.1“男尊女卑”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束缚21-22
  • 1.2.2 近代西方女权思想与女学的传入22-24
  • 1.2.3 维新派的女权与女学主张24-27
  • 第2章 吕碧城女子教育的办学活动27-43
  • 2.1 北洋女子公学的创办27-34
  • 2.1.1 艰难筹备过程27-31
  • 2.1.2 经费来源31-32
  • 2.1.3 学生来源32-33
  • 2.1.4 教师来源33-34
  • 2.2 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的改办34-39
  • 2.2.1 招考规定36
  • 2.2.2 教学宗旨36
  • 2.2.3 学科设置及要求36-37
  • 2.2.4 学制与学资37-39
  • 2.3 女子教育会的构设39-41
  • 2.3.1 入会宗旨和机构设置39-40
  • 2.3.2 会员的义务40
  • 2.3.3 达到的目标40-41
  • 2.4 河东女学堂的协办41
  • 2.5 办学效果和社会影响41-43
  • 第3章 吕碧城女子教育的办学宗旨与教育内容43-51
  • 3.1 从办学活动到教育理论的思考43-44
  • 3.2 办学宗旨44-47
  • 3.2.1 普助国家之公益,激发个人之权利44-46
  • 3.2.2 教育为立国之本46-47
  • 3.3 教育内容47-51
  • 3.3.1 教育之首要——德育47-48
  • 3.3.2 智育48-50
  • 3.3.3 体育50-51
  • 第4章 吕碧城女子教育的教学与管理51-58
  • 4.1 吕碧城女子教育的教学51-53
  • 4.1.1 课程设置51-53
  • 4.1.2 教学方法53
  • 4.2 吕碧城女子教育的管理53-58
  • 4.2.1 学校管理53-54
  • 4.2.2 后勤保障54-56
  • 4.2.3 教师选聘56-58
  • 第5章 吕碧城女子办学活动与教育思想的历史反思58-62
  • 5.1 吕碧城女子办学活动与教育思想的历史分析58-60
  • 5.1.1 塑造女性的新形象,推动中国女子教育早期现代化58-59
  • 5.1.2 封建观念的残留使女性无法改变女性获得平等教育59-60
  • 5.2 对当代女子的教育的启示60-62
  • 5.2.1 重视教育对女性个体发展的作用60
  • 5.2.2 女性通过受教育而达到平等60-62
  •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6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曼;吕碧城与近代中国妇女解放[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1年Z1期

2 陈晓云;;旌德吕家四姐妹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陈政祥;;近代天津女学的倡建与经费筹支(1902—1927年)[J];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姜乐军;试论吕碧城的女权思想[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刘宏;;清末民初天津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运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6 邱士刚;;论吕碧城女子教育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11期

7 郭道平;;英敛之、吕碧城与天津公立女学堂的创设[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4年01期

8 高少媛;;吕碧城诗文创作中的女性主体意识[J];河西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聂会会;许艳华;;吕碧城女学思想述评[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刘冬梅;;北洋女子师范学堂首届状元辨疑—《一封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催促汪芸报到的信函》拾遗[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金丽;吕碧城思想及其词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子葶;吕碧城与早期《大公报》的女权与教育(1904-1908)[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78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778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c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