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现代教育中的“身体”关怀——基于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9-12 16:14

  本文关键词:现代教育中的“身体”关怀——基于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教育 身体 关怀


【摘要】:现象学语境下的身体是灵肉一体之身(身体主体)、"亲密无间"之身(身体间性)、能言说之身(身体语言)以及身体本体("世界之肉")之身。现代教育关怀"身体",则是从灵肉一体之身(身体主体)出发,使现代教育不是"抑身"而是"重身";从"亲密无间"之身(身体间性)出发,建构师生之间"共主体"(交互主体)为核心的和谐一致性;从能言说之身(身体语言)出发,现代教育应该使用"身体语言";从身体本体("世界之肉")之身出发,形成现代教育"从内部入手"的运作路径。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现代教育 身体 关怀
【基金】: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身体哲学视域中的中西体育思想比较”,项目编号:15BTY001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滥觞于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要以身体为准绳”[1]之振聋发聩的呐喊,身体已经成为现代学界一根自隐而显的思想经脉。从福柯(Michel Foucault)向“生命极限”[2]的挑战到舍勒(Max Scheler)的“系统的冲动造反”(Systema-tische Triebrevolte)[3],再到特纳(Jonath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钰;;师生关系中的身体意蕴探究——基于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理论的重思[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06期

2 刘良华;;人的素质与身体教育学[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7期

3 刘良华;;“身体教育学”的沦陷与复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戴莹;杨道宇;;成己与成物:“生命自觉”的教育学内涵[J];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何仁富;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与尼采的“透视论”——兼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哲学的主题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9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王汉生;;效用度量的新方法及其度量结果[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政涛;;生命自觉与教育学自觉[J];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2 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3 杨道宇;;事物本身:课程理解的真正对象[J];教育科学;2012年04期

4 杨道宇;;走向实践智慧的课程目的——实践哲学视野下的教育目的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25期

5 杨大春;;他人与道德意识[J];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6 冯契;智慧的探索——《智慧说三篇》导论[J];学术月刊;1995年06期

7 叶澜;底特利希·本纳;;中德学者关于教育学问题的一次对话——“生命·实践”教育学系列论著编委会与本纳教授的座谈会[J];基础教育;2011年01期

8 朱志勇;“应然”的实践阐释——论马克思的实践应然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杨国荣;;论意义世界[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10 徐长福;马克思的实践首先是一个价值本体概念[J];哲学动态;2003年06期



本文编号:838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838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f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