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启发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17:36

  本文关键词:启发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翻转课堂 启发式教学 构建主义 个性化教学


【摘要】:翻转课堂即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结构的颠倒安排,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为检验其效果,我们进行了教学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翻转课堂并没有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直接复制国外模式。该文提出的启发式翻转课堂是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设计了新型启发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最后以"Javascript与Ajax"课程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对所设计启发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以期为同类研究者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南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翻转课堂 启发式教学 构建主义 个性化教学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XJK08BGD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的2位化学教师给缺课的学生提供了视频课程在家自学,并由此思考如何展开课堂教学实践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出了翻转课堂的理念⑴。可汗创建的可汗学院进一步将该教学模式发扬光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11年翻转课堂成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2 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0期

3 马昌前;佘振兵;桑隆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岩石学教学中的成功应用[J];中国地质教育;2014年01期

4 严建骏;朱顺兵;;新媒体背景下的开放式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年02期

5 朱伟丽;;基于翻转课堂的文检课教学设计[J];图书馆杂志;2013年04期

6 曾明星;周清平;蔡国民;王晓波;颜一鸣;黄云;杨燕萍;;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娟;程静飞;程彬;;基于播客的课堂改革——“翻转课堂”[J];轻工科技;2013年04期

2 袁德辉;;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专业泛函分析课程的教学反思[J];大学教育;2013年12期

3 吴明微;;“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3年07期

4 刘炜;;“少教多学”教育理念实践、局限及其完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5 余廷忠;聂祥荣;曾凡培;;21世纪大学教学的思考: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以毕节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6 张新明;何文涛;李振云;;基于QQ群+Tablet PC的翻转课堂[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7 王长江;胡卫平;李卫东;;“翻转的”课堂:技术促进的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8 朱宏洁;朱峗;;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9 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10 康红娜;冯军;姚奇志;;“微时代”下的“微课”艺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海丽;;浅谈翻转课堂在导游讲解技能培养中的应用[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2 郭佳;高东怀;宁玉文;;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探析——以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技术学》课程为例[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李成严;高峻;唐远新;陈德运;;基于层次分析的翻转课堂评价体系[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4 唐远新;陈德运;任相花;;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5 吴长伟;陈静;董树森;于翔;;慕课与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研究[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6 牟英梅;;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研究——基于MOOC,SPOC的大学英语教与学改革[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4年

7 董静;;翻转课堂模式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虹;“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学习分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璇;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创新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姜雯;“颠倒的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洁;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D];河北大学;2013年

4 娄智华;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结构改革的案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宏敏;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与开发[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6 刘敬;基于数字资源的问题引导式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周丹;基于视频案例库的师范生电子白板技能培训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安琪;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李燕;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周栋;网络视频公开课与大学教学活动的整合模式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健;;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伦理困境及其对策[J];今传媒;2011年04期

2 刘方;;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J];巢湖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郑硕;孙琦;;成人高校计算机课程学习方法的探讨[J];成人高教学刊;2010年06期

4 卢强;;基于e-portfolio高校实践性课程评价模式的重构[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3期

5 王娟;祝孔涛;;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6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7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下)[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8 周晓辉;何汉武;;地方工科院校“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实施机制改革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1年03期

9 叶四桥;陈洪凯;唐红梅;;麻省理工学院土力学课程教学及其创新性人才培养——兼与我校土力学课程教学相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年01期

10 卢强;;课程学习活动设计重审:活动理论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崇勇;认知负荷的测量及其在多媒体学习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龙海;方展画;;经济模式对教学模式研究的启示[J];教育评论;1993年01期

2 贾秀娟;米占敏;;近年来我国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述评[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陈声健;马维启;;基于Moodle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柴琳;;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5期

5 刘欣;陈海燕;陈倩华;;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16期

6 曹一鸣;基于校本的教学模式研究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7 朱静波;刘波;孙学燕;;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17期

8 徐国保;刘华;曹怡宁;;虚拟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05期

9 胡灵卫;李宜川;叶文忠;沈永杰;;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甘肃科技;2010年22期

10 刘学伟;;基于项目的课程整合与教学模式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强;;质疑与创新——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罗涛;;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研究[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3 白丽媛;沈洪;;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逸芳;基于移动互联网个性化学习的生物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瑾;基于Cesim平台的E-learning教学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加兴;Moodle网络平台支持下的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栾永如;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夏建平;“一标四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49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949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c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