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论说课作为教师PCK的生发路径

发布时间:2017-10-02 13:24

  本文关键词:论说课作为教师PCK的生发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说课 PCK 课程理解 反思 表征


【摘要】: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实践知识的核心部分,对于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与专业发展的晋升都有独特价值。作为生发PCK的有效路径,说课过程中的课程理解是PCK的起点与归宿,基于实践的专业反思是发展PCK的关键要素,而说课实践中的言语行为能够促使PCK顺利外化,说课话语产品有助于建构PCK的合宜表征。以说课为切入点探讨PCK的生发路径,对于拓展PCK的研究视野、重构说课认知、发掘教师内隐知识都显得十分必要且可行。
【作者单位】: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说课 PCK 课程理解 反思 表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资本与地位:农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实证考察——以A省16地市为例(14YJC880060) 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卓越教师“研课”技能微课程设计研究(2014jyxm228)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精品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2014jyxm75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是教师实践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中“最有用的知识”。自舒尔曼(L.S.shulman)1980年代提出该命题以来,相关讨论主要集中在它“是什么”、“有什么价值”等问题上,或静态分析PCK的构成部分与来源,或动态探讨社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2 余宏亮;石耀华;;论作为教师课程理解的说课及其心理转换[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6期

3 李斌辉;;中小学教师PCK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申申;;走向以人为本与辩证思维——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二十年发展之大趋势[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茹宏丽;;教师职业专业化浅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陶令霞;;浅析教师知识来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段国萍;;浅析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5 崔哲洙;贾天雷;;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优化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邹丽云;;高校教学管理中人本化问题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党新莉;严菊婷;;信息化教学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J];黑河学刊;2011年01期

8 朱新卓;;本真的教育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9 李金奇;;对教师职业属性和教师素质结构的再认识——基于教师专业化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10 曾华;;教师职业的“超专业化”特征——教师职业认识的另外一种视角[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蒋永贵;;教师的知识对初中科学新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韩明莲;;数学教学论开放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小辉;;新课程下数学教师发展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苏洪雨;;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双重矛盾——关于一个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的思考[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陆新生;;从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看高师数学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耿青松;;小学教师数学文化观的调查与培养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邝孔秀;;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学教师教育课程——基于十年中学数学教师成长的反思[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邓如陵;;坚持教育创新,走专业化之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戴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性问题探要[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曹雪梅;教师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志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沈方梅;语文学科知识向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效转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娟;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华文;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智华;中等职业学校和谐课堂的构建与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2 杨道宇;温恒福;;课程理解的三种范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2期

3 刘义兵;郑志辉;;学科教学知识再探三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4期

4 宋萑;;说课与教师知识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4期

5 郭文霞;南钢;;论课程理解中的主体合作[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04期

6 余娟;郭元祥;;教师的课程创生:意蕴与条件[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7 田宏根;杨军;;从一节课管窥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7年02期

8 张华;走向课程理解:西方课程理论新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7期

9 陈丽华;;教师课程理解:意蕴与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3期

10 袁维新;学科教学知识: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涛;说课理论与中学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天胜;;说课有益于提高教师素质[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16期

2 徐晨;浅谈说课活动的功能与运作[J];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3 张滨泉;在说课中要重视说学法[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张艳平;说课活动浅析[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8期

5 马爱玲;颂说课昨日辉煌 展说课今朝风采——全国说课研究协作会十年庆典工作回顾[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王新喜,程现梅;开展说课活动的探索与思考[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宋利华;评价教师的新方法——说课[J];卫生职业教育;2003年S1期

8 张志锋;解析说课的方法与技巧[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9 韩慧;浅谈说课[J];中等职业教育;2005年12期

10 李子荣;谈谈如何说课[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琴;;谈谈说课[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立芝;;《观舞记》说课稿[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3 李娜;;“说课标、说教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4 柴艳秋;陶吉红;;“时间与数学”说课设计[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5 刘素君;李素波;王月;;《认识角》说课设计[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6 黄永久;;体现高职特色的说课活动[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黄晓学;;论知识生长点与数学说课[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咏春;;说课,让我心痛让我忧[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林海侠;;《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10 陈明华;;浅谈职工培训中的教师说课[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涛;说课理论与中学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季玉民;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说课训练中表达能力的实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 吴清芳;案例研究视角下高中物理说课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蕾;通过说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韩庆;地理说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6 万然;以说课方式评价语文教师能力的利弊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申晓娜;“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说课的同课异构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汪燕萍;化学师范生说课能力建构与培养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9 杨利坤;初中化学新课改下说课的基本原则与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10 鲁姗姗;化学教学中说课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59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959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9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