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
本文关键词: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
更多相关文章: 公民社会 道德教育 义务意识 边界意识 行为举止
【摘要】:无论从发展逻辑还是现实而言,中国公民社会的生长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或者说公民道德教育既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构成,又是公民社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因为公民社会的生长在根本上依赖于良善公民的呵护和捍卫,而良善公民的养成则依赖良好的教育。就当下的公民道德教育而言,若要担负起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健康成长的使命,需要它在反思自身的基础上培育公民的边界意识、义务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关键词】: 公民社会 道德教育 义务意识 边界意识 行为举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与新时期公民道德教育的建构研究”(课题批准号:BEA1000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健康成熟的公民社会是中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追求。我们乐见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公民社会的健康成长注定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育何为,是每一个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不可回避的主题。可以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必定;;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徽文化的研究——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点体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程必定;;徽文化的基本价值及其现代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王泽庆;董宏胜;;论沈从文的理性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4 董明伟;社区非政府组织建设与社区意识的培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代恒猛;经济全球化与福利国家的“二律背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张玉阁;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思考[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刘晓欣;;简论公私伦理冲突的现实性维度——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下的市民社会理论演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李艳红;张秀华;王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辩证思考[J];蚌埠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9 张鸷远;李龙海;;试论市民社会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建设”[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刘继同;冯喜良;;转型期多元福利实践与整体性福利理论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苗海强;曹海涛;;公民社会与中国农村[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蒲琨;;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与对策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俞新天;;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国际视野[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5 郎晓波;;城市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公共领域的再建构:一个经济社会学视角[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岚;;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审美与文化生态平衡[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7 许顺富;;论湖南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群体的管理机制[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董正华;;全球化的歧义与真实历史进程[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曹闻民;;公共性的特质——兼论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姬亚平;李建科;;社会行政法生成的进路话语[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秋苹;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群生;江泽民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韩丹;食品安全与市民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乃源;通往自由之路[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吴慧;我国环境NGO的发展与完善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崔云莺;我国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紫电,陈洪林;入世与公民道德教育[J];兰州学刊;2002年04期
2 李建华;权利意识: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3期
3 陈宏平;公民道德教育的前提批判[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4 廖小平;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哲学随想[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黄俊彬;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徐继超;制度化规则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7 夏兰艳,付印芳,翟月;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中外比较[J];教学与管理;2005年08期
8 付印芳 ,夏兰艳;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配套设施[J];教学与管理;2005年14期
9 陈清华;;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规律浅析[J];兰州学刊;2006年04期
10 梁磊;;全球化视野下的我国公民道德教育[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沧区委党校课题组;刘青;;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公民道德教育问题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2 任浩明;;入世后广西公民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大垣;余金龙;;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道德教育[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4 寇东亮;;道德资源供给与公民道德教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顾智明;;凸现公民道德教育的人文意蕴[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龙静云;陈春萍;;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公民道德教育内容[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秦红岭;;从奥林匹克主义中挖掘公民道德教育的精神资源[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王锋;;公民道德教育:高中德育新视窗[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坚持以德治行,确保企业健康发展[A];共铸诚信——福建省企业道德建设经验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述明;贯彻十六大精神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N];西藏日报;2003年
2 杨莉;一○一团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内容多形式新[N];兵团日报(汉);2009年
3 高永明;一三三团公民道德教育注重抓基层[N];兵团日报(汉);2003年
4 李秀梅;“五小”公民道德教育走进幼儿园[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李亮;长武县“三项教育”提升公民文明素质效果好[N];咸阳日报;2008年
6 李亮邋陈宝鹏;长武县“三项教育”提升公民文明素质[N];咸阳日报;2008年
7 张绍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夯实和谐社会之基[N];大理日报(汉);2005年
8 本报通讯员 周建军 本报记者 蔺玉堂;公民道德教育要创新求实[N];光明日报;2002年
9 陈绪伟;汉阴公民道德教育扎实有效[N];陕西日报;2003年
10 本报评论员;继续深化公民道德教育[N];汉中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珂;当代中西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婷婷;公民道德教育理念与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唐秀美;学校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特殊作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熊欧丽;俄罗斯公民道德教育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黄立顺;中英公民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李丽娟;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浙江大学;2013年
7 冯丹;网络环境下公民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3年
8 刘冰清;韩国公民道德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9 于家婧;中外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比较与借鉴[D];齐齐哈尔大学;2014年
10 刘宗泉;当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实践反思[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63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963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