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类的教育价值
发布时间:2017-10-04 10:23
本文关键词:知识分类的教育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分类 教育价值 学校课程 学校教学 学生个体 零教育价值 负教育价值
【摘要】:在当今知识日益成为主宰我们社会的最主要力量和教育深改全面推进、举国上下高度重视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将目光锁定在“知识分类的教育价值”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上。一方面,一线教育教学因实践的需要表现出对知识分类教育价值理论指导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已有教育理论研究关于这方面内容却欠缺系统性与整全性,双向的需求都使得尽快对“知识分类教育价值”作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具有了非常大的必要性。“知识分类指什么,有哪些类型,具有怎样的价值与应用?尤其对学校教育具有怎样的价值?”等问题悉数涌现,迫切等待作出理论的解释。知识分类是人们出于一定的目的或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与方法,按照不同的方式、标准将具有共同特征的知识汇集归并成类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关于知识优化处理的解决方案。基于不同的原则、方法与标准的分类活动产生不同类型的知识类型。知识分类具有提升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秩序性;增进关于知识关系与规律认识;便于知识资源的系统管理、应用与创新等重要价值和广泛的应用,是整个知识链条(生态)的重要一环,在知识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人类生存、生活的重要实践活动,知识分类在东西方有着悠久、丰富的历史,历代贤哲提出了丰富多样的知识分类方案。基于知识与教育天然、密切的互动关系,知识分类作为一项基础性的认识成果与认识方法,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深入地应用。从学校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到学校教学理念、实施、评价,再到学生学习、发展,无不基于知识分类或受制于知识分类的影响。诸如分科课程、分科教学、学科建制与图书分类等,反映出知识分类对学校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所具有的重要价值。这种价值既包括正向的教育价值,也包括无效的教育价值即零教育价值,还包括负向的教育价值。知识分类的正教育价值体现在课程、教学与学生发展三个方面。首先,它是课程目标设计、结构设计、内容建构的重要基础与理论规范,制约着课程结构呈现方式、课程知识分类,有助于课程目标体系的合理构建、课程类型的多元化、课程知识选择的科学化;其次,它能够为教师教学理念形成提供依据,能够促成教师理念的转变,有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提高教学实施的效率与质量,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最后,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条理性与有效性,有助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知识分类的零教育价值表现为:现行的学校教育由于长期以一种知识分类方案为主导方案开列分科课程与分科教学致使其它知识分类方案得不到有效应用,导致一种价值的失效,影响到多元知识分类教育价值的最大化。知识分类的负教育价值表现为:学校教育中知识的分类应用因知识被肢解、箱格化导致很多缺陷与问题招致批评之声,知识的综合则能有效地弥补、抵消这种负面价值,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以产生完满的效果。
【关键词】:知识分类 教育价值 学校课程 学校教学 学生个体 零教育价值 负教育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20
【目录】:
- 中文摘要10-12
- ABSTRACT12-15
- 第一章 绪论15-37
- 1.1 问题的提出15-16
- 1.1.1 时代背景15
- 1.1.2 实践需求15-16
- 1.1.3 理论需求16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6-17
- 1.2.1 研究的目的16-17
- 1.2.2 研究的意义17
- 1.3 文献研究综述17-32
- 1.3.1 “知识分类”研究综述18-26
- 1.3.2 “知识分类的教育价值”研究综述26-32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32-35
- 1.4.1 知识与分类32-33
- 1.4.2 教育与价值33-35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35-37
- 1.5.1 研究的思路35
- 1.5.2 研究的方法35-37
- 第二章 知识分类37-48
- 2.1 知识分类概述37-40
- 2.1.1 知识分类的含义与实质37-38
- 2.1.2 知识分类的原则与方法38-39
- 2.1.3 知识分类的方式与类型39-40
- 2.1.4 知识分类的价值与应用40
- 2.2 知识分类简史40-48
- 2.2.1 西方知识分类简史40-45
- 2.2.2 我国知识分类简史45-48
- 第三章 知识分类的教育价值之一般分析48-54
- 3.1 知识、知识分类与教育48-49
- 3.1.1 知识与教育48-49
- 3.1.2 知识分类与教育49
- 3.2 学校教育中知识分类的应用49-52
- 3.2.1 分科课程与分科教学50-51
- 3.2.2 学科建制与图书分类51-52
- 3.3 知识分类的教育价值探析52-54
- 3.3.1 知识分类教育价值的含义与类型52
- 3.3.2 知识分类教育价值的分解52-54
- 第四章 知识分类之于学校课程的价值54-58
- 4.1 知识分类与课程目标54
- 4.2 知识分类与课程结构54-57
- 4.2.1 知识分类制约着课程结构的呈现方式(课程类型)与控制程度55
- 4.2.2 知识分类有助于课程类型的多元化55-57
- 4.3 知识分类与课程内容57-58
- 第五章 知识分类之于学校教学的价值58-62
- 5.1 知识分类与教学理念58-59
- 5.2 知识分类与教学活动59-62
- 5.2.1 知识分类有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策略性与科学性59-60
- 5.2.2 知识分类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施的效率与质量60-61
- 5.2.3 知识分类有助于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化水平61-62
- 第六章 知识分类之于学生个体的价值62-67
- 6.1 知识分类与学生学习62-63
- 6.2 知识分类与学生发展63-67
- 6.2.1 知识分类有助于学生认知或智能的建构63-64
- 6.2.2 知识分类有助于学生情感、精神的发展64-65
- 6.2.3 知识分类有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养成65
- 6.2.4 知识分类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65-67
- 第七章 知识分类的教育价值异解67-76
- 7.1 知识分类的零教育价值67-73
- 7.1.1 恩格斯的知识分类方案——当前学校分科课程与教学主流方案的反思67-68
- 7.1.2 知识社会与教育变革新形势下的多元知识教育主张68-73
- 7.2 知识分类的负教育价值73-76
- 7.2.1 “构建得宜的头脑”——关于学校教育中知识分类的批评73-74
- 7.2.2 分类与综合:现代科学发展趋势与现当代教育理念74-76
- 参考文献76-8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2-83
- 致谢83-85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85-86
- 承诺书86-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大中;试析科学分类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刘植惠;知识基因探索(三) 第三讲 基于进化时序的知识分类[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年03期
3 王晓云;;知识分类的教学意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4 张余;;知识分类新探——关于利用《中图法》的体系和方法进行知识分类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970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97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