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基于翻转课堂的应用型本科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12:28

  本文关键词:基于翻转课堂的应用型本科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翻转课堂 实验研究 应用型本科 微视频


【摘要】:文章在回顾翻转课堂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探讨该教学模式的内涵,总结其优点。通过反思传统应用型本科实验教学方法,对比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提出采用微视频提高学生实验预习效果,以问题导向激发学生开展课内探究活动的应用型本科实验教学方法,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以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验教学为例,详细给出所提出的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教学方法能强化理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者单位】: 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翻转课堂 实验研究 应用型本科 微视频
【基金】: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编号:C-8104-13-05) “图像传输与处理”常州工学院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编号:A-3001-13-010) 常州工学院校级教学改革课题项目(项目编号:A3-4401-14-097)资助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江苏常州213002)引言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占有突出的地位[1]。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组成部分,提高其教学质量对实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10期

2 张福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本质特征[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傅四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初探——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2期

4 范福兰;张屹;白清玉;林利;;基于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06期

5 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04期

6 王冰洁;陈玲;汪晓凤;;基于微视频的JiTT教学实践研究——以学习元平台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7期

7 杨九民;邵明杰;黄磊;;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10期

8 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雨;陈君华;丁志杰;;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李雪云;;档案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以宿州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8期

3 高栋;张宏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桑海翎;;微视频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类课程中的应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5 马兆允;张杰;;应用型本科高校绩效管理实施探析[J];大学教育;2013年23期

6 魏茂娟;;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23期

7 桑海翎;;论电大远程教育微课程教学资源的构建[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8 陈展虹;;开放大学课程资源建设中微课程制作初探[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9 吴峰;朱锡芳;李杨;谢浩;;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图像传输与处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王健;郝银华;卢吉龙;;教学视频呈现方式对自主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聪;杨铃;魏松杰;;基于安卓移动技术的计算机科学课程实践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弘彦;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2 郑凤婷;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项目教学研究与实践[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吴锦荣;基于微视频课程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赵小蕊;微课在银川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6 赵婷;微视频在初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7 李海娟;颠倒课堂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邵明杰;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赵万霞;电子双板环境下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陈川;基于微课程的自主学习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9期

2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4 郭绍青;;正确认识国家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中三种硬件模式与教学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5 刘繁华;;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运用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6 刘峰;苏继虎;;远程培训的问题及本地管理策略研究——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校长专题培训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7 舒存叶;;调查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应用分析——基于2000—2009年教育技术学两刊的统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8 黄磊;杨九民;李文昊;;基于免费网络服务的高校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9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10 沈夏林;周跃良;;论开放课程视频的学习交互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庆珍;;初二物理教学方法研究[J];成才之路;2009年17期

2 张典兵;;对教学方法研究的方法论审视[J];教育导刊;2013年05期

3 张岚;高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3年24期

4 张贵贤;针对学生心理 注重发展智力──魏书生教学方法研究初探[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5 逯克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点滴体会[J];青海教育;2006年Z1期

6 张琴;;初中英语趣味教学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64期

7 陈嘉文;;“90”后大学生基本思想特点与教学方法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03期

8 冯治国;;计算机普及环境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研究[J];中学时代;2013年08期

9 张忠华;相阳;;对我国新时期教学方法研究的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11期

10 程汉华;刘云涛;;“导问式”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正明;杨新波;田文辉;王建华;;开展药理教学方法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2 周健茹;陈亚楠;李林子;;五官科护理教学方法研究探讨[A];河南省五官科专科护士培养及岗位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李春生;杨玲玲;;基于虚拟教学环境的新型教学方法研究[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黄宝康;秦路平;;生药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A];中国医药教育论坛-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三届三次理事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3年

5 勇晓鸣;;以“活动为中心”的小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6 段晓牧;吴秀峰;;《钢结构》课程“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研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茵;“六会一长”绘出素质之花[N];成都日报;2011年

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孙波;以有效培训促教师素质整体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任志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郎超;幼儿师范学校中幼儿文学教学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薛聚瑾;苏教版高中选修《<史记>选读》教学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翟少洋;高中“地理1”教学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吴海霞;中国学生有效学习韩语发音的教学方法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76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976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d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