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移动通信直序扩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发布时间:2017-10-06 06:05

  本文关键词:移动通信直序扩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方法 仿真 知识点 应用效果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


【摘要】:为克服移动通信传统教学方法内容枯燥,难于理解,实验设备有限等弊端,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实验中突出技术实用性和现代性等特点,采用移动通信调制解调联合建模方法,基于Verilog语言在QuartusⅡ开发平台上进行仿真,结果用二维图显示出来,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信号的波形,为学生直观展示伪随机的宽带信号,扩频调制与解调变化以及码元判决等相关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扩频调制与解调及信号分析。学生易于掌握综合性相关知识点,增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作者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教学方法 仿真 知识点 应用效果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64001) 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195)
【分类号】:TN929.5-4;G434
【正文快照】: 0引言移动通信课程是大学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既有丰富的基础理论,又有一定的电子实践知识,同时又包含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1-2]。由于资金短缺,仪器设备不足。设备的更新换代比较慢,实验开展受到硬件实验设备的限制,硬件实验资源紧张,易于损坏[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廖芳;;扩频通信中伪随机序列编解码器的FPGA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07年11期

2 王月琴,张进,陆卫娟;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J];机械管理开发;2005年04期

3 戴翠琴;冉海霞;鲍宁海;;移动通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平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02期

4 林连冬;;EDA技术开放实验室研究型实验的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在辉;丁莎;;断言验证技术在IP核验证中的应用[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谢桂英;;E1/VC-4映射解映射系统的设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3期

3 冯雪;庞尚珍;;一种基于FPGA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发射端的设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1期

4 张福洪;肖怀锋;方洪灿;邓朝日;;基于Nios Ⅱ的UHF RFID读写器设计与实现[J];电讯技术;2009年05期

5 阎骏;李琳;;基于FPGA MicroBlaze软核实现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J];电机技术;2007年06期

6 刘佳佳;郭利;杨艾兵;;基于FPGA的惯性测量组合多路频率脉冲测试系统的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2期

7 张兴华;李世银;冯小龙;姜晓燕;陆靓亮;;基于FPGA的I~2C控制器的实现及其在音频编解码中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年24期

8 刘合金;李可军;孙莹;李如振;王文莉;邹振宇;;基于片上可编程系统的变频逆变电源设计与实现[J];电网技术;2011年02期

9 贾凡;谢蒂;杨义先;;基于AMBA总线USB控制器的SOC设计与验证[J];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12期

10 吕同周;叶声华;杨学友;;基于FPGA的CMOS数字图像传感器数据检测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凤麟;钟洪声;;保密通信中RS编解码的FPGA实现[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王洪全;;基于插值DDS的程控功率源研制[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小燕;彩色LED体显示系统的建立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周强;高速开关磁阻电机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刘耀波;李萨茹扫描式微型激光投影显示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无线传感器网络衰落信道Rake接收机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支亚军;片上网络通信协议与QoS保障机制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3 邓岳平;基于FPGA的任意波形发生器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D];江苏大学;2010年

4 周旋;FPGA-USB-VB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健楠;毫米波雷达侦察系统中的干扰波形产生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马夏怡;基于PCI总线的面目标回波模拟器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蔡蕊;网络处理器中DDR SDRAM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贾德伟;北斗一代接收机基带信号处理的设计和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臧睿;FPGA中布局布线后仿真的实现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崔阿军;FPGA布局布线算法的改进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社文;;移动通信工程实训仿真系统设计[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马玉静;;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的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李明;谭永明;黎山峰;;移动通信课程改革的探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王立欣,杨春玲,蔡惟铮;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年03期

5 宋晓勤;宋平;;智能天线教学实验系统的实现[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年06期

6 曹玉英;;通信综合实验平台的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年03期

7 刘娅琴;林霖;;EDA课程教学探索和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年04期

8 莫海军,李杞仪,胡青春;机械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03期

9 黄杉生,王霞,罗明辉,张正奇,熊劲芳;系列研究性实验设计及其可行性研究[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9年04期

10 王勇;宋万年;;改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考核办法提高学生实验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建军;3G移动通信的演进及主要业务[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胡智娟;关于移动通信高职教材的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01期

3 刘智平,刘立程;浅谈“移动通信”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4 胡立荣;;谈高职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8年02期

5 刘俊;;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啜钢;王文博;齐兆群;孙卓;;移动通信精品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蔡卫红;;高职类移动通信专业建设改革探讨——以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10期

8 王视环;;项目教学法在移动通信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邢超;;《移动通信》教学改革的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年Z2期

10 刘俊;;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酆广增;;移动通信的技术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刘学观;汪一鸣;;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孙荣;;在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交流会上的讲话[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4 陈国雄;;关于移动通信中信息安全的几个问题[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六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赵霖;尚玉金;;3G移动通信技术在装甲兵战术互联网中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张佳芬;;关于《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前言[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12年

8 董利;陈金鹰;;第五代移动通信初探[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臧瑞华;孙全红;;北京市移动通信台(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思考[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张良德;;移动通信概率的设计[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彭剑啸 通讯员 吴富强;移动通信勤务兵[N];中国企业报;2005年

2 ;2000年我国移动通信回顾和展望[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3 记者张翼南;我移动通信网规模世界最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罗建华;提高移动通信话费回收水平[N];人民邮电;2000年

5 尤肖虎;我国未来移动通信研究发展展望[N];人民邮电;2003年

6 本报记者 陈晓林;解析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策略[N];通信产业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肖旭;优质网络 用心创造[N];宝鸡日报;2006年

8 冯海波 通讯员  祝运华;广东发展3G潜力巨大[N];广东科技报;2007年

9 王建宙;加快农村移动通信建设[N];经济日报;2006年

10 特约撰稿人 黄朝斌;移动通信的蓝海空间[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延明;从牛马载信到移动通信[D];兰州大学;2010年

2 邓映峰;天津移动通信市场非线性预测及面向3G的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游思晴;平流层CDMA移动通信蜂窝网的性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韩科锋;应用于2G/3G移动通信的多模发射机芯片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贺黎滔;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高精度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杨霖;移动通信中快速算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立新;基于客户的移动通信品牌资产模型及影响机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陈殷;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及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陈洪;移动通信中的MC-CDMA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张凌苗;下一代IP承载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凯;《案例》: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D];暨南大学;2001年

2 孙琳;政府管制对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岳晓贫;高速移动通信中的信息传输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路宏琦;数据分析在移动通信网中的研究及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5 李卫卫;中国移动通信接触服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梁春火;《案例》:广东移动通信惠州公司——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7 宋海峰;移动通信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6年

8 黄海峰;基于移动通信的智能交通收费系统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9 沈苏霞;3G背景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增值服务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10 刘衍斐;基于移动通信网的端到端加密终端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1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981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7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