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揭示河南省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和工作倦怠的现状,探讨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和工作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了解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和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情绪调节方式对工作倦怠的预测作用。 方法选取河南省部分幼儿园作为被试,采用自编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和Maslach教师职业倦怠量表进行施测,收集数据后对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和工作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情绪调节方式和工作倦怠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五个因子总的方差贡献率为48.376%。2.不同婚姻状况的幼儿教师在人际支持、自我抑制、情绪转移、行为宣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3.不同教龄的幼儿教师在人际支持、情绪转移、行为宣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情感枯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4.不同文化程度的教师在认知重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5.不同收入的幼儿教师在认知重评、情绪转移、行为宣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情感枯竭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6.不同所在地的幼儿教师在人际支持、自我抑制、情绪转移、行为宣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情感枯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7.情绪调节方式各个维度与工作倦怠呈显著相关。8.人际支持、认知重评、情绪转移、行为宣泄这四种情绪调节方式与工作倦怠成负相关,得分越高,工作倦怠程度越低;自我抑制与工作倦怠成正相关,得分越高,工作倦怠程度越高。9.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的五个维度联合预测工作倦怠各个维度的变异量在12.6%-22.6%之间。 结论1.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包含人际支持、认知重评、自我抑制、情绪转移、行为宣泄5个维度。2.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和工作倦怠各个维度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3.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与工作倦怠显著相关。4.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对工作倦怠有一定的预测力。认知重评和情绪转移这两个维度对工作倦怠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教师 情绪调节方式 工作倦怠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15;G4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1
- 1 引言11-14
- 1.1 问题提出11-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理论意义12
- 1.2.3 现实意义12-13
- 1.3 研究方法13-14
- 2 文献综述14-25
- 2.1 情绪调节方式的研究14-18
- 2.1.1 情绪调节14
- 2.1.2 情绪调节类型14-16
- 2.1.3 情绪调节方式定义和分类16-18
- 2.2 工作倦怠18-25
- 2.2.1 工作倦怠的定义18-19
- 2.2.2 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19-21
- 2.2.3 工作倦怠对教师的影响21-23
- 2.2.4 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23-25
- 3 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问卷的编制25-32
- 3.1 研究目的25
- 3.2 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模型构想25
- 3.3 量表的编制流程25
- 3.4 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问卷编制25-32
- 3.4.1 被试26
- 3.4.2 研究工具26
- 3.4.3 结果与分析26-30
- 3.4.3.1 项目分析26-27
- 3.4.3.2 探索性因素分析27-30
- 3.4.4 《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30-32
- 3.4.4.1 信度检验30
- 3.4.4.2 效度检验30-32
- 4 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的基本情况32-41
- 4.1 研究目的32
- 4.2 研究方法32
- 4.2.1 被试32
- 4.2.2 工具32
- 4.3 统计处理32
- 4.4 结果与分析32-41
- 4.4.1 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的总体状况32-33
- 4.4.2 不同婚姻状况的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的差异33
- 4.4.3 不同教龄的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差异分析33-35
- 4.4.4 不同文化程度的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差异分析35-36
- 4.4.5 不同收入的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差异分析36-38
- 4.4.6 不同所在地的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差异分析38-41
- 5 幼儿教师工作倦怠的基本情况41-48
- 5.1 研究目的41
- 5.2 研究方法41
- 5.2.1 被试41
- 5.2.2 工具41
- 5.3 统计处理41
- 5.4 结果与分析41-48
- 5.4.1 幼儿教师工作倦怠总体状况42
- 5.4.2 不同婚姻状况幼儿教师工作倦怠的差异42
- 5.4.3 不同教龄的幼儿教师工作倦怠的差异分析42-44
- 5.4.4 不同文化程度的幼儿教师工作倦怠差异分析44-45
- 5.4.5 不同收入的幼儿教师工作倦怠差异分析45-46
- 5.4.6 不同所在地的幼儿教师工作倦怠差异分析46-48
- 6 幼儿教师绪调节方式与工作倦怠的相关分析48-53
- 6.1 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与工作倦怠的相关分析48
- 6.2 情绪绪调节方式对幼儿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差异48-49
- 6.3 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对工作倦怠的回归分析49-53
- 6.3.1 情绪调节各个维度对情感枯竭的回归50
- 6.3.2 情绪调节各个维度对去个性化的回归50-51
- 6.3.3 情绪调节各个维度对低成就感的回归51-52
- 6.3.4 情绪调节各个维度对工作倦怠总分的回归52-53
- 7 讨论53-60
- 7.1 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基本状况分析53-56
- 7.1.1 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的总体状况53
- 7.1.2 不同婚姻状况的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的差异53-54
- 7.1.3 不同教龄的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差异分析54
- 7.1.4 不同文化程度的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差异分析54-55
- 7.1.5 不同收入的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差异分析55
- 7.1.6 不同所在地的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差异分析55-56
- 7.2 幼儿教师工作倦怠基本状况分析56-57
- 7.2.1 幼儿教师工作倦怠总体状况56
- 7.2.2 不同婚姻状况幼儿教师工作倦怠的差异56
- 7.2.3 不同教龄的幼儿教师工作倦怠的差异分析56
- 7.2.4 不同文化程度的幼儿教师工作倦怠差异分析56-57
- 7.2.5 不同收入的幼儿教师工作倦怠差异分析57
- 7.2.6 不同所在地的幼儿教师工作倦怠差异分析57
- 7.3 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与工作倦怠相关分析57-60
- 7.3.1 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与工作倦怠的相关分析57-59
- 7.3.2 情绪调节方式对工作倦怠影响的回归分析59-60
- 8 研究结论与建议60-63
- 8.1 研究结论60
- 8.2 建议60-62
- 8.3 本文的研究不足和展望62-63
- 8.3.1 研究的不足62
- 8.3.2 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7
- 附录67-70
- 个人简历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2 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3 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4 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的实质[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5 刘俊升;桑标;;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6 刘俊升;桑标;;情绪调节内隐和外显态度在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J];心理科学;2011年05期
7 李梅,卢家楣;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J];心理学报;2005年04期
8 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9 王振宏,郭德俊;Gross情绪调节过程与策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10 程红玲;陈维政;;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爱芹;中小学生学校恐惧情绪调节方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辛星;上海市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立菲;军人情绪调节方式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张冬梅;大连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qianjy/258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