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蒙学读物《三字经》述评

发布时间:2017-04-20 19:18

  本文关键词:蒙学读物《三字经》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的中国,一切均处于变革之中,教育也正在接受改革的洗礼,而启蒙教育首当其中,成为教改的前沿阵地,许多古代蒙学读物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许多幼儿园必备教材,而尤以《三字经》为甚。《三字经》为何能够代代相传,历久弥新而长盛不衰呢?综观宋史研究领域,对其全方面阐述的成果尚付阙如,因此本人不揣浅陋,以图对其作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以就正于方家。 全文由四部分组成。 一、《三字经》成书的时代背景。论文开篇即从环境条件、物质基础、引力作用和社会需要四个方面阐述《三字经》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意识到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统治者的重视是教育兴盛、优秀教材出现的主要原因。这在今天看来,亦颇具现实意义。经济是基础,是一切改革的基础。教改的成功与否,从某种意义上讲亦取决于经济的繁荣和祖国的和平安宁。 二、蒙学读物《三字经》的基本内容。该部分透过纵横比较的视角,从九个方面评述其内容特点。号称幼儿百科全书的《三字经》,语言朴实,短小精悍;三字成韵,朗朗上口;内容全面而又系统,教育思想精辟而又丰富,是蒙学读物的经典之作。因而《三字经》无论是从文化史的角度还是从教育史的角度均占有一定席位。亦可作为现代教育家们编写幼儿教材的蓝本。 三、《三字经》教材的主要特点。该部分试图以心理学和教育学为视角,从五个方面分析其教材特点。《三字经》既是一部综合型识字蒙学教材,同时更是一部论述启蒙教育的专著。全文无处不闪烁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作者重视儿童启蒙教育,重视家庭教育,重视人在教育中的能动性作用,重视德育,重视榜样垂范作用,尤其是强调人的一生均应刻苦学习。即使在今
【关键词】:《三字经》 教育内容 蒙学特色 思想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19.29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Abstract6-10
  • 一、《三字经》成书的时代背景10-14
  • (一) 国家统一所提供的社会稳定的环境条件10-11
  • (二) 经济发达为教育发展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11-12
  • (三) 科举制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引力作用12-13
  • (四) 教育的兴盛亟待优秀启蒙教材的出现13-14
  • 二、蒙学读物《三字经》的基本内容14-25
  • (一) 识字教育内容14-17
  • (二) 礼仪教育内容17-19
  • (三) 伦理道德教育内容19-20
  • (四) 历史知识教育20-21
  • (五) 博物知识教育内容21
  • (六) 经学诗赋类教育内容21-22
  • (七) 励学教育内容22-24
  • (八) 其他内容24-25
  • 三、《三字经》教材的主要特点25-34
  • (一) 启蒙教材的适应性特色25
  • (二) 教育目的的实用性特色25-27
  • (三) 教育内容的基础性特色27-28
  • (四) 教育方法的简易性特色28
  • (五) 教育效果的示范性特色28-30
  • (六) 教育思想的丰富性特色30-34
  • 四、《三字经》教育思想的历史启示34-38
  • (一) 历史意义34
  • (二) 理论启示34-35
  • (三) 现实价值35-36
  • (四) 社会效应36-38
  • 参考文献38-3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彦作;卢清;;论《三字经》对当今儿童读物及教材编写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德艳;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及策略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段媛媛;蒙学读物幼儿教育价值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3 陈鑫;中国古典蒙学教材《龙文鞭影》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俞若英;传统蒙学教材《龙文鞭影》价值探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罗容海;现代教育视野下的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少博;中国古代经典童蒙读物中的诗意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卢永芳;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佳茹;传统蒙学教材对西藏当代启蒙教育的启示[D];西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蒙学读物《三字经》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qianjy/319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a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