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基于标准的教育问责:内涵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3 01:12

  本文关键词:基于标准的教育问责:内涵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问责 基于标准的教育问责


【摘要】:教育问责在内涵上分歧很大,而基于标准的教育问责则有着确定性的含义。就问责关系来看,基于标准的教育问责是政府对学校的问责;就问责的内容来看,基于标准的教育问责是针对学生学业成就的问责;就问责的途径来看,基于标准的教育问责以专业性教育评估为主要手段;就问责的后果来看,基于标准的教育问责不以惩罚为主,而以促进学校的改善为主。
【作者单位】: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教育问责 基于标准的教育问责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政府问责学校的过程模型研究”(课题批准号:10CJYJ1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对于教育问责,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美国学者基斯特(Kirst)在探讨教育问责这一概念时发现,有关教育问责的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仅1969-1979年间,就有大约4000项研究成果。学者们概览上述文献后的结论是:没有普遍适用的教育问责定义[。1]奥斯顿(Ouston)等在对教育问责概念进行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淑娟;;对美国教育语境中问责涵义的考察[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增俊;市场机制引入与教育管理体制创新[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2 张继明;王洪才;;问责制视角下的大学管理制度变革——兼谈新建本科院校管理机制的转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3 白华;白成宾;;美国中小学差异化绩效责任制的提出和实施——以佛罗里达州为例[J];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08期

4 张向众;;美国学校绩效责任制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7年34期

5 赵银生;;美国教育问责制,真的毋庸置疑吗?[J];教学与管理;2008年04期

6 田莉;;教育评价范式变革的“史”与“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0期

7 任晓辉;;美国教育统计和指标体系探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年01期

8 陈品琴;;职业学校应重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考试周刊;2007年05期

9 张文;;美国提高师范生质量的举措评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刘杉杉;;近十年美国成人教育发展述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鹏;私校公助:澳门的视点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杜瑛;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范式转换及其协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斌;基于标准的学校教育问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乐毅;学校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唐晓娟;美国择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汪贤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程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银生;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问责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靖;美国薄弱学校改进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秦冬梅;中小学生学期学习报告单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星原;美国教育绩效责任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龙展;艺术学校校本英语阅读课程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姬璐璐;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时强;中美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温志华;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郑燕芳;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晓锋;美国教育考责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张喜军;美国教育问责制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薄启亮 ,刘贵洲 ,麦巍;绩效管理的核心流程[J];中国人才;2005年05期

2 龙献忠;论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的参与协商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海珊;;从教育社会心理学角度的探析师生交往[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2 郭卫峰;;浅议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形成策略[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3 秦平;;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1期

4 秦平;;自治州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湖南教育(上);2010年03期

5 吴睿鸫;;清退教育乱收费究竟有多难?[J];云南教育(视界);2010年01期

6 胡京武;;杂论美育对学校德育文化的拓展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0年03期

7 高峰;;在201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云南教育(视界);2010年01期

8 黄云刚;矣勇;;“让我们共同拥抱春的精彩!”——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干部职工大会速写[J];云南教育(视界);2010年01期

9 夏伟红;;浅议教学中的反思性研究[J];成才之路;2010年02期

10 郭丽;;生命关怀:学校教育之于生命的价值[J];青年科学;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韵璇;;探索与定位——中国音乐学院 复调公共课改革[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翁和弟;;浅谈党员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责任和义务[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3 倪丽;;关心留守儿童 习惯改变人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山西省浑源中学课题组;;人本·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的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5 陈永东;;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教学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余坤淮;;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7 苏娟;;论开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意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8 王锋玲;谢道鹤;;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探讨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状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杨应元;;民办学校教师心理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傅爱芳;;疏导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茜 实习生 陈少远;大学,能否坚守“象牙塔”[N];光明日报;2011年

2 记者 郝凌峰;河北将建周转房 农村教师免费住[N];农民日报;2011年

3 本报驻泰国记者 孙广勇;泰国四大改革谋求平等公正[N];人民日报;2011年

4 夏星 刘进;推进新课改 为重庆教育提质加速[N];重庆日报;2011年

5 乾羽;教育改革的难点在哪里[N];工人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杨靖;高校: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不竭动力[N];科技日报;2011年

7 媒体工作者 王石川;名校自主招生后农村学生门更窄[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福特基金会 何进;推进教育改革,依靠谁?[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刘茜 实习生 陈少远;大学,能否坚守“象牙塔”[N];光明日报;2011年

10 乾羽;教育改革的难点在哪里[N];工人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小倩;全球化背景下有关中国学前教育的地域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雪;从断裂到弥合—山江纯苗区口传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任京民;社会科课程综合化的意蕴与追求[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廖元锡;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左群英;儿童同情的教育现象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张平;学校变革视野下校长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泽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切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宇;美国联邦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历史演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闫艳;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斌;基于标准的学校教育问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辉;批判性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关联性问题[D];燕山大学;2010年

2 邱关军;内涵与价值:贵州占里共生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孙璐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构建的相关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余家鹏;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5 王欣欣;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王文强;英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高等教育对策[D];西南大学;2010年

7 杜理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李明霞;“和而不同”——研究生人际关系的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庹衡;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史巍莎;于漪人文教育思想及其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21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21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8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