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本土教学思想的生命力
本文关键词:释放本土教学思想的生命力
【摘要】:本土教学思想是本土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渊源,也是本土教学思想实现真实创造力的文化根基。我国的本土教学思想,或显或隐地承受着本体文化、异质文化、体制文化的多重约束,但它具有内在精神的原始驱动力、自我更新力和无穷的包容力。我们有责任追寻传统教学思想的渊源,借鉴外国教学思想的精华,拓展实践中生成的新教学思想,关注本土教学思想中实质的朴素的"法",超越它的"方"或"式",释放本土教学思想内在精神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本土教学思想 释放 内在精神 生命力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我国本土教学思想生命力的解释(一)人们移栽植物的时候,根上裹带的泥土就是本土。在本文中,本土是指养育文化根本的土壤。这片特有的土地、这片土地上千百年繁衍生息的这群特有的人、这群人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的特有的文化,是本土文化。中国人在数千年的教学实践中,在本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启亮;论先秦道家的自然主义教育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景海峰;;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家伦理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周韶梅;;消费行为的道德调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汤天勇;韩寒:流行文化的一种范本[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4 郑杭生,陆益龙;转型的初级群体与社会安全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卜长莉;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的健康人格模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李大兴;社会转型期人的精神需要问题探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8 孙远波,黄小珂;信息化时代的人本主义设计理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曹红;“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民族文化[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刘国琴;创造教育与创新型教师[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甘婷;;追求人性的真、善、美——霍尔顿与贾宝玉精神世界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张学森;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董杰;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8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明杰;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英建;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对策探讨[D];河南大学;2003年
2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陈兴德;近代教育家吴汝纶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勇;时代裂变中的突围与皈依[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俊玲;匍匐在十字架下的悲剧爱情[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程鲜彩;人格塑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郑州大学;2001年
7 莫秀珍;王夫之的民族文化观[D];湖南大学;2001年
8 刘庆传;论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兴起的意义及其走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望;探索我国大型铁路旅客站站前集散空间的建设模式[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东;;高三学生常见的高原现象[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6期
2 高明;;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及其释放[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12期
3 张颉;;直面高三[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03期
4 粟元福;;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释放[J];职业圈;2007年07期
5 尧新瑜;高校大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三种途径[J];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12期
6 许爱红;;释放教师个性:“钱学森之问”的一种解答[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23期
7 印香俊;潘玉琴;;青少年压力释放及形式的研究——高职学生压力释放研究[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11期
8 赵晨;汪虹;;善控自身情绪 提高课堂效果[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杨启亮;规约与释放:教学实践智慧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1期
10 杨青;;释放你的爱——班主任工作体会[J];才智;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张明江 赵晓展;“尊重教育”:在平等中释放潜能[N];工人日报;2002年
,本文编号:1022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2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