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基于师生本位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7-10-16 05:44

  本文关键词:基于师生本位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文化 制度文化 师生本位


【摘要】: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师生对学校某种制度或学校整个制度体系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学校制度只有真正被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同接受并自觉遵守,才能成为一种文化,才能使学校成为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进步的大家庭。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师生本位,既要依靠师生,同时也要服务于师生,提高师生对学校制度文化的认同度。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路径包括推进学校制度变革、形成学校制度体系、挖掘学校制度文化内涵以及赋予学校制度文化意义等。
【作者单位】: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学校文化 制度文化 师生本位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学校文化创新与学生创造力开发研究”(项目编号:BHA070039)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学校师生对学校某种制度或学校整个制度体系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要坚持师生本位,也就是说,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既要依靠师生,同时也要服务于师生。我们要使学校制度文化真正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发挥其应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苏济;杜学元;;“以人为本”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翁有为;;民国时期的行政督察专员制度及其知识背景[J];史学月刊;2006年06期

3 陈曙光;钱穆的世界文化个性思想评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翁有为;从专员区公署制到地区行署制的法制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戴大明;“读经”与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芳;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的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廖林子;抗战时期的中国高校教育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毛齐明;课程改革的文化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铭瑜;曾国藩的阅读教育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晓丹;全球化语境下语文教材的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小明;美国工具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田晓梅;文化与化学教材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本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妹;北京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化取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宏波;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人文意识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小蔓;刘贵华;;功能·环境·制度——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为学校文化插上“力量的翅膀”——构建“学校文化力”的实践研究(一)[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2 陈雨亭;;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课堂教学文化创新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3期

3 董志伟;彭贤智;杨淑莲;张振生;张书民;;“特色学校建设”大家谈[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Z1期

4 张涛;;试论中美学校文化的差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4期

5 罗刚淮;;学生的幸福从哪里来?——基于儿童文化谈提高学生幸福指数的学校作为[J];教书育人;2011年19期

6 罗刚淮;;学生的幸福从哪里来?——基于儿童文化谈提高学生幸福指数的学校作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08期

7 马翔;;班级文化建设之数学式解析[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9期

8 班建武;;学校德育问题诊断刍议[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9 刘云生;;学校记忆:一座教育的富矿[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1期

10 顾文秀;;学校内涵发展:一个永恒的教育话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连华;;浅谈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林常春;;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黄长荣;;用SIS经营学校文化 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4 李庆忠;;文化立校[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康建文;;构建和谐校园 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6 钟燕;;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的研究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杨子权;;增强学校发展力 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秦宗红;;民办学校的制胜之道——论如何打造民办学校核心竞争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9 曹芳智;;以人为本 彰显特色 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的发展》课题研究总结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10 刘军;;制度创新: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潘文新;追寻似“水”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李忠民;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N];甘肃日报;2007年

3 河北省承德县教育局 陈英春;学校文化是闭合的“场”[N];中国教师报;2011年

4 山东省泰安市教育局局长 桑新华;关于学校文化的初步解读[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上海市进才中学校长 袁小明;学校文化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临淄区皇城二中校长 李秋军;学校文化育人功能之我见[N];淄博日报;2008年

7 江苏省常青藤实验中学 秦力;学校文化是“做”的学问[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本版编辑 陶西平 苏令 ;培育学校良好的教育生态[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江苏省教科院 成尚荣;学校文化的目光应投射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王继华;学校文化“三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姜新生;批判与建构:学校课程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史根林;名校论[D];苏州大学;2007年

7 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伦理学视角下的学校文化生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聂燕;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校长角色与学校文化建设[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3 林海燕;文化视野中的有效学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宿大伟;新课程改革下学校文化的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宏伟;论企业子弟学校学校文化的重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方志启;新世纪学校文化的使命和发展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静文;“微笑行动”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翟楠;隐藏在“标语”背后的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菲菲;学校改进的新制度主义学派视角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胡艳玲;构建安全学校[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40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40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2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