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课程实施: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相统一

发布时间:2017-10-20 09:38

  本文关键词:课程实施: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相统一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实施 忠实取向 创生取向


【摘要】:随着课程变革的推进,人们普遍认为课程实施创生取向是课程实施的理想、未来与最终归宿,这反映了人们对课程变革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然而,无论是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还是创生取向,二者均有其特定的优势与不足,人们不能片面地断定何种实施取向更有价值。综合把握两种课程实施取向,充分整合二者的合理之处,找到实现二者和谐共生的路径,并用于指导实际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本路径。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课程实施 忠实取向 创生取向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目前,教育界普遍认同的课程实施取向是由美国课程学者辛德(J.Snyde)r等在富兰(M.Fullan)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的三种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辛德认为,正因为课程意识差异的广泛存在,所以实施者也许忠实于既有的课程方案,严格执行原课程设计(忠实取向),也许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文平;;“意义创生说”——教师理解课程文本的新取向[J];教育导刊;2007年06期

2 王洪明;;人文理解:一种课程文化的研究范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3 张华;论课程实施的涵义与基本取向[J];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02期

4 郑彩华;;适合我国当前教学实际的课程实施取向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01期

5 彭香萍;;教师教育课程取向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文旗;;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彭阳红;浅析多媒体技术教学中的“偏位”和“越位”现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苑青松;;课程论视野下的群育新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刘亮;对于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再读《学会生存》[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邵世光;;基于高职教育的《药用植物学》课程目标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6 习向银;王书凤;李丽梅;徐盈;刘美玉;;“STS”素质培养理念下资源环境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2期

7 师慧超;;浅析课程与教学的评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8 王春娜;赵建庄;贾临芳;吴昆明;梁丹;;高等农业院校化学实验考核方法改革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2期

9 谢艺泉;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权与责[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10 李霞;隐蔽课程建设之简要考察[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俞明海;周波;;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2 谌安荣;;《学记》和谐教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杨娅萍;;有容乃大——试论新时期美术教师前进的方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贺素芝;;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谈教育价值[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高丽萍;;基于“三环一场”教学模式的《开放英语1》导学探讨[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常志利;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李文田;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斌;从体操到体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耿淑玲;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苑青松;唤醒与契合:言语生命的赋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文群;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华斌;师生关系对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丽媛;基于STS教育理念的物理师范生课程改革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兵华;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王枫;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苏小朋;新课程理念下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代新林;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9 侯艳华;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课堂对话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丽华;高职院校英语“3S中心”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万俊;李化树;;20世纪美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历史取向[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年06期

2 顾明远;师范教育的传统与变迁[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黄启兵;毛亚庆;;民国前期高师设置问题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4 叶澜;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5 陈威;;关于高师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4期

6 王建军;中国师范教育百年简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周洪宇,但昭彬;从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看未来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走向[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0年01期

8 孙喜亭;再谈“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8期

9 张正东;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理念——《王策三——钟启泉对话》的读者反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5期

10 容中逵;学科、授受还是活动、探究?——论上述两对课程类型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地位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顾明远;[N];光明日报;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艳红;石芳;;课程实施创生取向与教师角色的重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唐芬芬;教师的课程实施取向及影响因素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3 佟立兵;郑志辉;赵风雨;;课程实施中的教材观探析——基于复杂性思维的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4 潘光文;李森;;论课程实施转向条件下的新型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06期

5 董岩林;马丙云;;课程实施取向对教学设计的影响之探析[J];辽宁教育;2007年04期

6 孙宽宁;;课程实施:忠实基础上的理解与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4期

7 周仕德;;课程实施取向与教学设计转变[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22期

8 潘光文;李森;;论课程实施转向条件下的新型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J];教书育人;2006年08期

9 赵静静;;课程实施取向研究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14期

10 杨伟东;;新课改:引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科学取向[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于晓东;整体性体育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宇光;基于创生取向课程实施中的高职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2 陈海燕;幼儿园社会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彭小娟;物理新课程实施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杨伟东;新课改背景下转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程实施取向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万竹青;高中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实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建军;基于“CBAM”的川东某县农村中小学新课程实施调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琰;幼儿园寄宿制特色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俊清;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何长涛;农村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谢红仔;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现状探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66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66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e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