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重庆市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15:08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重庆 中学生 非智力 现状调查 对策研究


【摘要】:非智力因素是人的基本心理特征,是人参加任何实践活动的心理基础。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其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提高是学生成才的重要条件。因此,通过学校教育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对学生成长和成才有着特殊的积极作用。以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为潜在核心的新课改刚刚在重庆推行,在此背景下开展非智力因素调查研究可以和新课改相互促进。 针对重庆市中学生开展非智力因素研究,首先必需探明其非智力因素水平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调研制定的《中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在前测之后进行了修正完善,然后对重庆市巴蜀中学、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石柱中学和西沱中学等不同学校数百名学生进行了十三个纬度的非智力因素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地域学校之间、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平衡;并且非智力因素水平男女差异明显,在女生非智力因素发展过程有着特殊的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现存问题的探究,提出了重庆市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和对策。针对重庆市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对策主要有: 1.加强非智力因素重要性宣传; 2.加强新课改的落实; 3.强化班主任及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积极的班风班纪 4.以新课改为契机对高二教师也进行相关课改培训; 5.取缔班级等级制度,取消实验班和平行班的等级划分,消除学生等级; 6.合理分配城乡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加强教师和校长的校际交流与合作、支援与帮扶; 7.在学校和家庭中,尽量统一男女认同标准和评价标准、倡导男女平等; 8.学校加强女生身体锻炼、加强女生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指导、加强女生的成功教育。
【关键词】:重庆 中学生 非智力 现状调查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44;G635.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1 文献综述8-19
  • 1.1 国外研究现状8-12
  • 1.1.1 国外非智力因素概念与理论发展8-10
  • 1.1.2 国外非智力因素评测与工具发展10-12
  • 1.2 国内研究现状12-19
  • 1.2.1 国内非智力因素概念与理论发展12-15
  • 1.2.2 国内非智力因素评测与工具发展15-19
  • 2 引言19-23
  • 2.1 选题依据19-21
  • 2.2 选题目的21
  • 2.3 选题意义21-23
  • 3 研究对象、方法及内容23-26
  • 3.1 研究对象23
  • 3.2 研究方法23
  • 3.3 研究内容23-26
  • 3.3.1 问卷编制23-25
  • 3.3.2 调查实施25
  • 3.3.3 现状分析25
  • 3.3.4 对策研究25-26
  • 4 结果及分析26-45
  • 4.1 全体中学生总体分析26-31
  • 4.1.1 不同年级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结果及分析26-29
  • 4.1.2 不同性别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结果及分析29-31
  • 4.2 不同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比分析31-39
  • 4.2.1 不同学校全体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比31-32
  • 4.2.2 不同学校部分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比32-38
  • 4.2.3 不同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总特征分析38-39
  • 4.3 学校内部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结果分析39-45
  • 4.3.1 学校内部内部非智力因素调查结果分析40-43
  • 4.3.2 各学校内部学生非智力因素共同特征分析43-45
  • 5 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对策研究45-49
  • 5.1 升级学校教育,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整体提高45-46
  • 5.1.1 提高学校教育,走智与力非智力并重之道45-46
  • 5.1.2 加强课改落实,走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路46
  • 5.2 关注高二学生,扫除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盲区46-47
  • 5.3 消除学生等级,扫清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障碍47-48
  • 5.4 调整资源配置,促进城乡非智力因素共同提高48
  • 5.5 扭转社会定势,引导女生非智力因素继续提高48-49
  • 6 结论49-51
  • 6.1 调查结果49
  • 6.2 现存问题49
  • 6.3 对策研究49-51
  • 结束语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5
  • 附录55-137
  • 附录一 中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57-61
  • 附录二 中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统计结果61-1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祖荣;推孟与天才发生学研究[J];中国人才;2001年04期

2 马文驹;;“非智力因素”概念首创权争论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年01期

3 方圆;十万洋专家效力中国——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综述[J];中国经济信息;1995年04期

4 马加乐;杨瑞旺;乔世伟;;关于中学生非智力因素量化的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年06期

5 陈雪玲;非智力因素的测评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03期

6 祝蓓里;对青年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6年05期

7 洪德厚,周家骥,王养华,徐增钰;《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问卷》(CA—NPI)(1988年版)的编制与使用[J];心理科学通讯;1989年02期

8 李其维,金瑜;斯腾伯格(R.J.Sternberg)三重智力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1994年05期

9 李洪玉,阴国恩;中小学生学业成就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5期

10 成子娟,侯杰泰,钟财文;小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J];心理科学;199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芳;化学学习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83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83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1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