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对当前学生评价存在问题的思考——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27 09:20

  本文关键词:对当前学生评价存在问题的思考——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学生评价 问题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改革


【摘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学生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测量对象的局限性,教师训练方式的僵化,知识与技能关系分离等。认为现代学生评价应该在四个方面进行改革:评价观念、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功能。强调通过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认知过程的评价,凸显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以达到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学生评价 问题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改革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我国传统的学生评价在很多时候被当做和“考试”“测验”“升学”等这一类选拔、鉴别的词汇等同。在进行学生评价的时候往往是把重点放在“掌握知识”这一基准上,以学习成绩为核心,为学生制定统一的发展计划。传统的学生评价某种意义上成为片面检测学生对教师传授知识掌握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春莉,高民;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十年的回顾与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瑞霞;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新发展及其教学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志功;高师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设计[J];广州师院学报;1999年11期

2 高民;论知识的分类测量与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9期

3 王汉松;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杨瑜;加强教学目标管理 提高教学效果——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文检课教学中的应用[J];情报杂志;2004年06期

5 周利霞,姜安丽;目标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1999年05期

6 程龙海,徐龙炳;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影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霞;NTS中学生认知能力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肖凤艳;网络课程中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对不同知识目标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英杰;小学生阅读能力学业水平评价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瑞霞;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新发展及其教学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忠霞;目标教学在我国中小学实施的回顾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侯宏霞;多媒体的应用对《汇编语言》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涛红;目标呈现教学对公安院校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潘蓓蓓;物理高考与竞赛试题比较研究(2003-2007)[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春莉,高民;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十年的回顾与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1期

2 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3 王汉松;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陆游;黄宝琼;;我国中学语文和历史教学目标分类取向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5 张燕,黄荣怀;教育目标分类学2001版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晓磊;;关于教师年终考评制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年11期

2 李金碧;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7期

3 郑爽;;试论新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4 杨晓虎;李博阳;;评价课堂应由学生说了算[J];陕西教育;2006年Z1期

5 蒋礼;;质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红河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胡锋吉;季旭峰;;论可持续的学生评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张银河;;浅论多元智能理论观下的学生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5期

8 郑亦庄;多媒体教室的建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9 李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浅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蒋金晖;关于“三为主发现式教学法”的尝试与思考[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钢;新课程要有新的学生评价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江兴代;让学生评价回归教育教学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陈丽冰;新时期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初探[N];光明日报;2004年

4 马龙华;对学生评价应走出“三好”怪圈[N];江苏科技报;2008年

5 钟海英;整合三维目标 完善学生评价[N];张掖日报;2005年

6 刘晓鸣 《湖北教育》 谢铭 德黄燕;让教育更好地润泽生命[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学生可以“罢免”老师吗[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董会英;我心目中的好学生[N];天津日报;2004年

9 孝昌县陡山乡中心学校校长 鲁菊芳;优化教师评价制度 完善学校内部管理[N];孝感日报;2005年

10 小明;宜昌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师德 整改不达标者“下课”[N];湖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文叶;学生表现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李树峰;宏观教育政策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海兰;论人本化学生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树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芮勇;信息化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王瑜;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5 李彬;论课程评价的生活取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孟艳;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向虹;论民办义务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扬;中学生性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曹荣军;学校逆向管理问题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宁;学校德育环境及其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02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02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