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自我延迟满足

发布时间:2017-10-30 14:44

  本文关键词: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自我延迟满足


  更多相关文章: 智力落后儿童 自我延迟满足 影响因素


【摘要】:自我延迟满足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心理学的学者已经把注意集中于婴儿期和儿童早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研究。Kopp最早的工作把婴儿对照顾者的依恋和互惠关系看作是理解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发展中的关键,也在研究自我控制从婴儿的外部特征到儿童的内部特征的转变过程。国内延迟满足能力的研究目前主要针对3-5岁正常儿童和成人,而主要集中于智力落后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的研究在我国尚不多见。这类儿童是否具有延迟满足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如何;以及该能力的培养对其成长是否有意义。基于此,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进行初步探讨在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了实验法与问卷法,在特殊学校选取中度智力落后儿童47名,男女比例相当,以及智龄匹配的正常儿童24名。采用经典的自我延迟满足实验范式做如下研究:1.对呈现图片刺激与实物刺激的不同情境下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特点。采用三因素3x2x2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自变量分别为被试年龄组(低、中、高),性别(男、女),刺激物呈现方式(实物或图片),因变量为被试延迟等待的时间;2.探讨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与智力落后儿童在延迟时间与延迟策略上的差异;3.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存在延迟满足能力,其发展落后于正常儿童,年龄对其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显著影响。其中中年级延迟满足时间最长,中年级到高年级延迟时间有所下降,由此可知,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中年级即12~14岁是自我延迟满足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教育和培养智力落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关键时期。2.在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中,性别因素对延迟等待的时间产生影响。女孩相比男孩而言,能够等待更长时间。3.刺激物呈现方式(实物或图片)对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延迟能力有显著影响。真实奖励物比图片奖励物延迟时间要短。4.与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比较,智力落后儿童延迟时间差异不显著,但延迟策略的使用频次比较少。5.不同的教养方式与延迟策略的使用存在显著相关。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与无意义的策略的使用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而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与注意力转移策略和内心冲突策略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
【关键词】:智力落后儿童 自我延迟满足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1 问题的提出10-22
  • 1.1 文献综述10-18
  • 1.1.1 自我延迟满足的概念10
  • 1.1.2 自我延迟满足的理论10-12
  • 1.1.3 智力落后儿童的特征及其与延迟满足之间的关系12-15
  • 1.1.4 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现有研究15-16
  • 1.1.5 自我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16-18
  • 1.1.6 目前自我延迟满足的研究不足18
  • 1.2 本研究理论与现实意义18-20
  • 1.2.1 尝试了解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延迟满足发生、发展的特点18-19
  • 1.2.2 有助于促进心理学对中度智力落后群体自我意识的深入研究19
  • 1.2.3 实际应用意义19-20
  • 1.2.4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20
  • 1.3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20-22
  • 1.3.1 研究目的20-21
  • 1.3.2 研究假设21-22
  • 2 研究方法22-26
  • 2.1 被试的选择与分组22
  • 2.1.1 被试一22
  • 2.1.2 被试二22
  • 2.2 研究工具22-23
  • 2.2.1 实验材料22-23
  • 2.2.2 选用问卷23
  • 2.3 研究程序23-26
  • 2.3.1 实验准备23
  • 2.3.2 预备实验23
  • 2.3.3 正式实验23-24
  • 2.3.4 计时与编码24
  • 2.3.5 延迟策略的编码24
  • 2.3.6 统计处理24-26
  • 3 结果与分析26-32
  • 3.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特点26-27
  • 3.1.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年龄特点26
  • 3.1.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性别特点26-27
  • 3.1.3 刺激物呈现方式对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27
  • 3.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比较研究27-30
  • 3.2.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延迟满足时间的比较27-28
  • 3.2.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正常儿童延迟满足策略的比较研究28-30
  • 3.3 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关系30-32
  • 3.3.1 不同教养方式与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时间的关系30-31
  • 3.3.2 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使用策略的频率与教养方式的关系31-32
  • 4 讨论32-38
  • 4.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特点32-34
  • 4.1.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年龄特点32-33
  • 4.1.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性别特点33
  • 4.1.3 刺激物呈现方式对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33-34
  • 4.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比较34-36
  • 4.2.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34-35
  • 4.2.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延迟时间的比较35
  • 4.2.3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延迟策略的比较35-36
  • 4.3 父母教养方式对智力落后青少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36-37
  • 4.4 教育建议37
  • 4.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37-38
  • 4.5.1 研究方法的创新37
  • 4.5.2 研究对象上的创新37-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2
  • 附录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42-4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3-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昕怡;李红;;不同情境对儿童延迟满足影响研究:团体与个体[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年02期

2 杨丽珠,徐丽敏,王江洋;四种注意情境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3 黄蕴智;延迟满足—— 一个值得在我国开展的研究计划[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1期

4 杨丽珠;刘文;;幼儿气质与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5 杨丽珠,王江洋,刘文,Monica Cuskelly,Airong Zhang;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特点及其中澳跨文化比较[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6 韩玉昌;任桂琴;;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视觉认知过程[J];心理学报;2006年01期

7 杨丽珠;王江洋;;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其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预期的追踪[J];心理学报;2007年04期

8 梁海萍;AAMR 2002智力落后定义评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2期

9 张海燕,张卫东;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能力的培养[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9期

10 王艳杰;;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生态化教育模式初探[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晓燕;3—5岁儿童独立性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娜;两岁儿童延迟满足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唐艳;从延迟满足任务看儿童期热执行功能与冷执行功能的关系[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静;榜样强化与冷/热系统的激活对幼儿延迟满足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18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18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6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