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赞比亚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
【摘要】:性别平等问题贯穿于赞比亚整个教育系统,在高等教育领域尤为突出。为改善性别不平等问题,赞比亚政府和高校颁发了一系列政策,女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赞比亚高等教育领域性别不平等状态仍颇为严重。首先,就学生层面而言,女生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落后男生,尤其是个别学科中仍存在着严重的性别失衡现象;其次,就教职工层面而言,无论是高校管理层还是教学层的人员构成,均存着严重的性别失衡现象,即男性在高校教职工构成上占绝对优势。性别平等问题成为赞比亚高等教育健康、全面发展必须面临的挑战。 本文主要梳理了赞比亚政府和高校为促进教育性别平等而颁布的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赞比亚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现状,对这些政策措施进行成效分析。并力图揭示阻碍性别平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因素。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本研究的问题提出、研究意义、概念厘定、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通过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赞比亚高等教育中性别平等问题研究的综述,为本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供了借鉴。 第二部分论述赞比亚教育系统、高等教育体系、财政来源以及管理体系。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其发展与财政支持、管理体制紧密相关。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的实现有赖于稳定的财政来源和完善的管理体制。 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赞比亚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为促进高等教育领域性别平等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学生和教职工层面,对赞比亚公立大学中的性别平等问题展开分析。本文从“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维度探讨学生的性别平等现状;从性别构成的角度分析教职工的性别平等现状,最终对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第四部分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系统等方面阐述赞比亚性别平等进程中的阻碍因素。赞比亚的性别平等问题是一个历史长期遗留问题,各种阻碍因素交错共生、错综复杂,要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最后结语总结了赞比亚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为赞比亚实现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提供了建议。改善和最终实现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不仅需要国家经济发展步伐跟上教育发展需求,同时,高校以及个人都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为高等教育性别平等进程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赞比亚 高等教育 性别平等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547.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一、绪论9-19
- (一)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9-11
- 1. 问题提出9-10
- 2. 研究意义10-11
- (二) 概念厘定11-12
- 1. 社会性别11
- 2. 性别平等11-12
- (三) 文献综述12-16
- 1. 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高等教育中性别平等问题的研究12-15
- 2. 关于赞比亚高等教育中性别平等问题的研究15-16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6-19
- 1. 研究方法16-17
- 2. 研究内容17-19
- 二、赞比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19-26
- (一) 赞比亚教育概况19-22
- 1. 赞比亚教育沿革19-21
- 2. 赞比亚高等教育体系21-22
- (二) 赞比亚高等教育财政及管理体制22-26
- 1. 高等教育财政分配状况22-25
- 2.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现状25-26
- 三、政策指导下的赞比亚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现状分析26-38
- (一) 推动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的政策及行动26-29
- 1. 政府政策26-28
- 2. 高校行动28-29
- (二) 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现状29-38
- 1. 学生层面29-35
- 2. 教职工层面35-38
- 四、赞比亚高等教育中实现性别平等的阻碍因素38-45
- (一) 社会文化因素38-40
- 1. 家庭中的性别刻板印象38-39
- 2. 学校中的性别刻板印象39-40
- (二) 经济因素40-41
- 1. 国家财政分配问题40
- 2. 家庭经济问题40-41
- (三) 教育系统因素41-42
- 1. 基础设施方面41-42
- 2. 招生制度方面42
- 3. 基础教育方面42
- (四) 女生主观因素42-45
- 1. 健康问题影响43
- 2. 自我期待不足43-45
- 五、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 赞比亚高等教育性别平等问题研究访谈提纲(教师)50-5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1-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昆;;政策关照下的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性别平等问题——基于对得巴布大学的女生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2 万秀兰;余小玲;;肯尼亚女子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3 彭玉凌;;论性别平等的宪法保护[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吕红平;;性别文化建设与两性和谐发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马锦华;性别刻板印象与性别教育[J];教育评论;2000年06期
6 李亚娟;;高等教育性别隔离与教育平等权[J];理论前沿;2009年19期
7 王恩国;郭明印;;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研究;2008年02期
8 郑崧;;非洲女子教育:性别平等与政策干预[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9 赵丽;;学校教育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J];现代农业;2010年01期
10 赵敏;邓明言;;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状况刍议[J];西亚非洲;2008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肖蕾;从性别平等的视角看师生互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杜静;女性主义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性别平等问题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3 孙灵灵;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赵世友;电子政务环境下公民参政的社会性别平等问题探析[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19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19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