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学校改进路径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驱动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02:24

  本文关键词:学校改进路径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驱动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改进 教师专业发展 驱动力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改进中的关键。在学校改进的路径下,外部和内部两种力量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外部驱动力包括外部机构对教师的干预和教师培训,而内部驱动力主要是通过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学习、反思与评价的行动而内生的。在学校改进的路径下,综合两种驱动力的合力,真正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
【关键词】学校改进 教师专业发展 驱动力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资助项目(08066)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学校改进路径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在学校改进的过程中,教师的改进及专业发展是学校质量改进的关键。在学校改进的路径下,教师专业发展受到外部驱动力和教师内生力两种力量的驱动。外部驱动力,是由政府、学校领导层、社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的驱动力。内部驱动力是教师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楚旋;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观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单中惠;;福禄培尔游戏理论新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许红梅;;高校课堂教学质量保障策略——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有机结合[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5期

4 刘铁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教育的生活转向与现代教育的完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2期

5 李保强,李如密;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王颖;;以学派观看待杜威中国学生:中国杜威派学人思想及其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林上洪;;教育的责任——再读杜威[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朱亚男;;体育教学中实施学生个性培养的对策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刘晓红;论杜威的课程观[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尹娟;;论杜威经验课程理论及其现代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要振生;;略论杜威的素质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陈瑶;洪明;;葛雷学校留给我们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陈瑶;洪明;;葛雷学校留给我们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薛继亮;李录堂;;全管理行为痕迹信息理论初探[A];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任丽丽;苏丹;;低碳经济下的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研究——基于协同演化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王正斌;房路生;马晓强;;第四十七章 改革三十年来企业管理思想演进路径探析[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7 杜勇敏;刘刚;南豪峰;;学生群体公德状况调查分析——以贵阳市小学生群体为例[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伟;科技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荣艳红;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研究(1917-2007)[D];河北大学;2008年

3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国保;中国文化因素对知识共享、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平;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硕果;移动多媒体广播的商业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飞;高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倪胜林;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占军;小学低年级学生直线跑偏斜现象分析与教学纠正措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田晶;我国城市初中生消费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郑旭;杜威的女子教育思想及其影响[D];河北大学;2009年

7 张伟;从“师本”到“生本”[D];河北大学;2009年

8 李惠;当前中国高校公民教育的反思与探索[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上献;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温州大学;2010年

10 孙文瀚;浙江中小企业柔性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崴;西方后现代理论与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2 程晋宽;论西方教育管理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3 张新平;价值论与整合论:外国教育管理学理论的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4 程晋宽;论西方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转换[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5 程晋宽;当代西方教育管理研究新思潮论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6 张天雪;;也谈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7 吴志功;实践,认识,再实践──美国Vandbilt大学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5期

8 尹弘飚;后现代教育管理观探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9 陈学军;;话语生产与实践生长:我国教育管理学的两种论证思路[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张斌贤;胡艳;韦小满;杨明全;;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者培训——石景山区学校管理者培训需求调研报告[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建河;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敬华;美、日教师专业发展之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吴毅浩;;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跨学科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现代教学;2008年11期

3 韩冬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问题与趋向[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4 杨骞;;教师专业发展“五步曲”[J];幼儿教育;2006年23期

5 唐安国;;英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年01期

6 卢乃桂;钟亚妮;;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年07期

7 ;教师专业发展“五步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6年10期

8 钟海青,卢辉炬;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探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J];山西教育;2004年20期

10 叶信治;以管理制度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娜;申继亮;;教师专业发展能动性的发展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贾成净;;教学案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申学峰;;生命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理念观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4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郢;;美国EPDM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简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裴长安;;教师效能感的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Computer Science (PPSCS 2010)[C];2010年

7 汪家宝;;美国E-learning理念的产生与发展[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张昊;;教育创新的形式与内容[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9 郝玲玲;孙河川;;教师评价意义的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何木叶;刘电芝;;学习策略生成的自传体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毕景涛;助推教师专业发展要抓住四个问题[N];中国教师报;2009年

2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中校长 程和方;团队评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师报;2009年

3 山岚小学 唐亚;加强读书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六盘水日报;2009年

4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由“积累”走向“转型”的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通讯员 郑红丹;麻城二小多项措施促教师专业发展[N];黄冈日报;2010年

6 记者 夏禾;十六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苏州日报;2010年

7 杨柳青一中 安玉静;让生命成长走进教师专业发展历程[N];天津教育报;2010年

8 杨柳青一中 安玉静;让生命成长走进教师专业发展历程[N];天津教育报;2010年

9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万鸿涛 王斗天 通讯员 陈伟文 陈冬平 陈有新;罗湖强势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深圳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田莉;校本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郑东辉;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殷志坚;教研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3 李艳;美国教师组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郝少平;实践生存论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5 卢菲;中小学网络教师培训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王维;基于博客的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蒋莹;以教师职务制度创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杜华;教师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河南大学;2010年

9 贾晶晶;教师专业发展的校际研修模式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惠忠;上海市金山区外省市引进教师发展现状调研及对策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20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20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a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