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试探教师文化的自主更新之路

发布时间:2017-10-31 03:18

  本文关键词:试探教师文化的自主更新之路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文化 自主更新 核心思路 具体措施


【摘要】:学校教育改革需要深入到文化层面,才有可能超越表面化、低效率的状态。其中,鼓励教师自主更新教师文化,让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产生深层次的系统更新,当为一条可行之路。为此,需要以不断创新文化作品(包括静态的"文本资料"和动态的"教育活动")为核心思路,并通过创新工作方式、策划系列教研活动、更新管理制度等具体措施来落实。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教师文化 自主更新 核心思路 具体措施
【基金】:上海市2009年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通过自主创新文化作品建设“比优乐学、自主发展”学校文化的行动研究》(立项编号:B0907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在国际教育改革的视野中,已有学者发现:诸多改革项目因其“表面化”和“低效率”而“实际上处于停滞状态”;其中的原因固然复杂,但对教师文化的忽视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1]这也为我们关注教师文化的自主更新提供了一个参照依据。教师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教师共同遵循并得到内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伟胜;;学校组织变革中的教师团队[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21期

2 李政涛;;以文化产品的创建与管理为核心,创建新型“教研组文化”——“教研组文化”系列之三[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9期

3 李伟胜;;如何提升教师团队的自主研究能力[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11期

4 邓涛,鲍传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哈格里夫斯的教师文化观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纪生;;关于创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探讨[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2 赵蕾;;构建和谐校园与加强思想沟通[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迟成勇;;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成长[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3期

4 马玉宾;熊梅;;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刘东霞;;文化视角下师生关系新解构[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邱柏生;浅议大学文化及大学精神的若干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3期

7 滕勇;;试论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8 朱发仁;傅新民;;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必须实施校企结合[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9 刘开练;;浅谈以“先进文化”为导向的高校校园文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10 石生莉;;教师文化研究新取向:教师新专业文化的确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恒福;教育创新组织的领导与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姜飞月;学校变革中的教师效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彭湃;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马卫平;体育与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肖萍;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炜;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车丽娜;教师文化的嬗变与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涛;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D];河南大学;2001年

2 唐芬芬;教师文化的课堂透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义胜;当代教师的文化使命[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红英;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阻抗的文化检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吕艳;李森科伪科学事件的文化透视[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6 蔡慧琴;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教师素养[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史春媛;学校制度文化的解读与创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邓晶;学校效能提升的框架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宗琴;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0 方志启;新世纪学校文化的使命和发展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凤春;;学校组织团队建设的理论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2 李伟胜;;如何提升教师团队的自主研究能力[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水玲;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立中小学组织变革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红玲;;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浅析[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杨永政;阎景会;;新课程与教师文化重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李伟;李润洲;;论教师文化的重塑[J];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4 蒋晓闻;;重塑教师文化 助力学校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5 贺菲;构建协作式文化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6 孟宪乐;;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今日教育;2005年06期

7 李润洲;;我们塑造什么样的教师文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1期

8 龙海霞;袁渊泉;;从权威透视课堂教师文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李云吾;;浅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建[J];中国教师;2009年11期

10 郑志刚;;构筑成长平台 提升教师文化[J];教书育人;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晓英;;重塑教师文化的实验报告[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2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康建文;;构建和谐校园 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4 伍君昌;;赏识引领,和谐发展——浅谈运用赏识性评价,促进民办学校教师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孙绿怡;孙福万;王淑娟;;略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内涵[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继华;;教育新文化催生新时期教育家(提纲)[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娟 于海波;打造教师的精神家园——教师文化[N];吉林日报;2010年

2 田保华;合作,,是教师文化发展的方向[N];中国教师报;2010年

3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田保华;教师文化:从惰性走向积极[N];中国教师报;2011年

4 刘智文 方祥华;师者弦音 灵魂之歌[N];中国教师报;2007年

5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穆耕森;文化,撬起一流名校的杠杆[N];新华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s

本文编号:1120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20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9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