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探究

发布时间:2017-11-05 05:14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化建设 规划者 管理者 支持者 评价者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逐步到来,我们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使他们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要和挑战。“教育信息化”凭借其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管理自动化、活动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等特点受到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许多学校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设备,但是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和学校的信息技术管理应用水平却并不令人满意,学校成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需提高。而作为学校发展第一领导者的校长,有义务凭借自己的职位和影响力、能力和行动承担起这种责任,促进学校信息化氛围的形成,促进学校全体成员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绩效的目标。 信息化领导力是指校长或学校管理者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能够规划、建设信息化发展愿景,并能影响和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实现这个愿景的能力与智慧。论文详细展现了校长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该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首先,通过文献阅读、比较分析,初步总结出国内外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方面存在的差异,并简单介绍国外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其次,论文阐述了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规划,学校管理,学校支持和学校评价的内涵,介绍了其间可以使用的各种传统方式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方法,并通过一些案例加以补充,以期向校长展现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规划者,管理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应该做什么及如何做。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规划包括资金筹集与分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与分配,信息化资源建设与配置,信息化管理机制建设,信息化团队创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与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等。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管理涉及领域更广更复杂,校长可以通过领导领导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信息化管理团队构成组织,符合绩效效益的学校管理,适当激励措施创设,协调各阶层领域间的关系等措施完成自己作为学校信息化管理者的使命。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支持者,校长可以通过愿景影响,激励措施,榜样示范,提供充足资源及培训平台等方式支持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和管理应用,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评价包括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评价,管理应用评价,人员发展评价,资源评价,保障相关领域评价,校长要坚持以改善为目标,评价主体多元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领导实施科学、公平的评价。最后,本文介绍了我国存在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相关的培训后,总结了国外培训的特点:培训方式多是混合式,培训多基于特定的标准,培训课程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重视实践,并通过实际案例给予介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3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莎莎;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42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42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7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