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中国近代教育学会与教育家群体的教育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23:14

  本文关键词:中国近代教育学会与教育家群体的教育学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学会 教育家群体 教育学术研究


【摘要】:中国近代教育学会登上历史舞台,既顺应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客观形势,又反映了教育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它构筑了教育专业人员的"学术共同体",搭建了教育学术研讨与交流的主要平台,并藉此集教育家群体之力深入教育学术的研究,从而极大地加速了中国近代教育学术的专业化发展。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史研究”[BAA050010]
【分类号】:G40-092
【正文快照】: 中国近代教育学会(下文简称教育学会)登上历史舞台,既顺应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客观形势,又反映了教育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1905年底成立的江苏学务总会(次年更名为江苏教育总会,1912年再次更名为江苏省教育会),以“专事研究本省学务之得失,以图学界之进步,不涉学外事[”1]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伦信;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学校科学教育的境况与改革使命——推士《中国之科学与教育》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玉红;中国近代社会教育思潮与图书馆观念的迁变[J];图书与情报;2005年03期

2 廖梅;清末民初儒学传授途径的现代化及其中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易棉阳,万晓红;张百熙与近代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4 彭宁;试论高师教育观的历史演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5 谢长法;罗振玉:晚清教育改革的先行者[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商丽浩,田正平;近代教育收费制度的历史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2期

7 金顺明;近代中国教育团体的发展历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张伟平;略论教育社团与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9 周葵葵;朱洪波;;浅析日本教育与中国近代学制的颁行[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周洪宇,向宗平;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祖祥;控制与教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惠林;中国农村教育财政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张研;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的社会教育[D];四川大学;2007年

7 房政;中国现代国家的型构1842~1953[D];复旦大学;2008年

8 余小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陈婷;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沿革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华;防区制时代的四川民众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多俊岗;袁世凯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D];河北大学;2006年

3 杨天树;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识字运动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晓伟;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发展嬗变及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章峰;民国前期教育团体研究(1912~1927)[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晖;顾树森教育生涯与学术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胡崇芝;《美育》杂志与“五四时期”新美育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代晓;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幼稚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会晓;张伯苓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杨真珍;清末留日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D];西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剑;民国科学社团发展研究——以中国科学社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2 姚远;杜文涛;;《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J];编辑学报;2006年02期

3 樊洪业;前中央研究院的创立及其首届院士选举[J];近代史研究;1990年03期

4 张剑;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科学社领导群体分析[J];史林;2002年01期

5 张剑;;中国学术评议空间的开创——以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为中心[J];史林;2005年06期

6 邓小林;民初至抗战前夕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问题[J];史学月刊;2004年10期

7 张越,叶建;近代学术期刊的出现与史学的变化[J];史学史研究;2002年03期

8 白云涛;留学生与中国院士的计量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郭金海;;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选举[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书建;;课题的选择与提炼[J];教书育人;2011年17期

2 ;三晋信息[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3 王海鹏;;对“飞出射程”的反思[J];教育文汇;2011年08期

4 本刊编辑部;;以行动向建党90年献礼——首都特级教师送教郊区行[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7期

5 ;欢迎订阅2012年《中国教育学刊》[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10期

6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教育学术月刊》征稿征订[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8期

7 夏德清;武素月;;生活教育在延安[J];生活教育;2011年13期

8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教育学术月刊》征稿征订[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7期

9 ;欢迎订阅2011年《当代教育科学》(综合版)[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3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牡丹江市教育学会[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2 都兴权;;教育学会的工作就是要全面实施并推进素质教育[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3 靳育德;;后记[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4 ;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2007年工作意见(提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5 ;发挥教育学会优势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A];全国社联第七次学会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汇编[C];2002年

6 吴国平;;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创新——市教育学会等举办“上海教育论坛”[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开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工作经验汇编[C];2004年

8 ;湖北省教育学会章程[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9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10 刘文璞;;序[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喻兰 实习生 田慧 司小娟;州教育学会举行第六届年会[N];昌吉日报;2008年

2 ;锡盟教育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锡市召开[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3 记者 黄钰珍 通讯员 刘成学;市教育学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N];北海日报;2010年

4 本报通讯员 贾治国;榆阳区教育学会成立[N];榆林日报;2010年

5 记者 刘联;珠海教育学会换届[N];珠海特区报;2011年

6 实习记者 王芸;市教育学会召开第二届第四次理事会[N];六盘水日报;2008年

7 记者 玉珍;西藏教育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N];西藏日报;2008年

8 于国宁;省教育学会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9 记者 徐春成;坚持正确学术导向 加强教育学术研究[N];铜川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周波 李斌;教师心理健康否 大家都来关心[N];成都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礼永;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D];河北大学;2007年

3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魏兆锋;“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中国人”[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卜春鹤;民初教育团体与1922年学制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成三晖;晚清民国时期湘乡教育研究(1895-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云鹏;民国初期青少年社会教育研究(1912-1927)[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良方;顾毓t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方卉;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简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秋月;天津市区县级教科室(所)科研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82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82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b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