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育变革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策略之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9 07:34

  本文关键词:教育变革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策略之个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学习 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育变革


【摘要】: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对学校变革及发展的价值已成共识,但如何在学校变革中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达成,则是有待深入研究的一个话题。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围绕此问题开展的研究。 本研究正文由三章构成。 首先是导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方法和研究框架等。本研究以教育改革中学校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为主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进而阐述学校建设学习共同体的方向和基本策略。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法、文本分析法、个案访谈法和实践观察法。 接着,论文在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历史发展,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的理论,以及“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和要素等。本文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范围设定为正式的学习共同体,因而学校、教研组作为两个最典型的学习共同体成为本文的重点研究对象。研究认为共同的愿景、友好合作的氛围和互相促进提高是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阐述了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研究认为,人本主义理论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奠定了价值基调;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其建设明确了基本任务;成人学习理论的认识使其具有实践针对性;建构主义学习观提供了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发展机制;团体动力学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内动力。现实背景方面,研究认为当今社会发展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学校变革过程中重心下移所给教师带来的较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和我国小学教师队伍的组织结构特征等都为教师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现实土壤。 第三章以一所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小学为例,交代教育变革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策略。本章从学校和教研组两个层面展开,认为应该从提升教师参与研究性变革实践的专业自觉,形成开放的氛围和民主的管理方式,放大专家资源的引领提升和注重教师队伍的梯度推进等方面着手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作亮;;教师专业化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2期

2 杨卉;;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3 刘红燕;;木桶理论对教师专业共同体发展的启示[J];今日教育;2008年11期

4 高萍;;引领学校“做最好的自己”[J];人民教育;2011年07期

5 赵蒙成;交往视野中的班级理念[J];教学与管理;2003年34期

6 李金杰;;试析学习共同体与校长专业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7 陈佩妮;何桂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年08期

8 赵健;;基于知识创新的学校组织发展——兼论学习共同体与学习型组织的异同[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2期

9 李慧;李兴保;;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在线教育技术培训平台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庞力伟;;浅析缄默知识与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三城;;搭建平台 强化培训 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新型教师队伍——齐河一中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探索与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2 郑继英;;民办学校教师结构合理性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熊彩涛;;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王璐;;打造团结进取的教师队伍 促进教育和谐有序地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5 朱保良;于海涛;;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01年

6 上海市新杨中学课题组;;深化尊重意识,激发行动活力,提高服务能力——教师尊重意识与行为的研究阶段性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7 湖北巴东神农溪高中课题组;;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08年课题研究第二阶段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于亚文;;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稳定山区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9 刘永军;;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荣晓燕;;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艺 田家龙;两连冠的背后[N];德州日报;2010年

2 陈成智;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N];海南日报;2006年

3 柯昌万 王鸣琦;人才强校给陕西高校带来新变化[N];陕西日报;2007年

4 张琨;我市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N];武威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李宝;大理经济开发区表彰120名优秀教师[N];大理日报(汉);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林霞;教育“攻心战”[N];山西日报;2010年

7 广安市政协委员、岳池县石垭中学校长 王泽全;增强人力资本 加强软实力建设[N];四川政协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爱玲 通讯员 文博兵;教师大交流“先富带后富”[N];运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于洪全;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造就一流教师队伍[N];大连日报;2011年

10 吕刚;在庆祝第26个教师节时的讲话[N];柴达木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超;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媛媛;基于标准课程的教师专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唐松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钟国祥;基于网格的智能学习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沈云波;学不可以已[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王安全;一个西部县农村教师结构五十年的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营永霞;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周淑艳;专业发展背景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裴雯雯;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杨金萍;基于教学平台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文杰;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问题解决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宏强;促进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海月;高校组织气氛与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影响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陈梦琳;论高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D];河南大学;2010年

9 芮先红;有效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英国EPLC项目的经验及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程程;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问题驱动式学习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02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02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6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