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主体间性的实践探索——论“教学互动”的实质、形式及其艺术
本文关键词:课堂教学主体间性的实践探索——论“教学互动”的实质、形式及其艺术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课堂教学主体间性的呈现方式即教学互动,而后阐释了教学互动的基本方式与前提,最后探讨了实施互动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作者单位】: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空军航空大学;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教学互动:课堂教学主体间性的呈现方式《现代汉语词典》对互动的定义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课堂教学互动,就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动脑、动口和动手等主要形式,全程参与教学的过程。”在教学互动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波;;常态即真实[J];吉林教育;2011年23期
2 王昕;刘彦娟;袁双月;;浅谈和谐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大家;2011年17期
3 张文虎;雷振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反思视角[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4 张翠萍;张程彬;;浅论师生关系[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5 赵佩兰;;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6期
6 张谨;;刍议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的影响[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年08期
7 张军霞;;和谐、愉悦的课堂[J];学周刊;2011年24期
8 黄丽霞;;教学后记与课堂教学[J];成才之路;2011年20期
9 张倩倩;田良臣;;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课堂教学构建[J];教书育人;2011年18期
10 徐建平;;浅谈主体间性德育的理论内涵[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金陵;朱华山;冯用军;;基于主体间性视角的大学生评价中的心理学转向策略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兰;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浅探[N];商丘日报;2005年
2 赖承栋;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N];三明日报;2009年
3 英山实验中学 张鹏 小鸣;教学智慧:青年教师提高教艺的核心[N];黄冈日报;2010年
4 吴家奎;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体会[N];团结报;2003年
5 拉巴次仁;谈课堂教学的两大误区[N];西藏日报;2004年
6 顾建仁;演员乎?观众乎?[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委员呼吁加大投入促学校均衡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5年
8 王付力;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新解[N];商丘日报;2005年
9 甘州区北街小学 张爱萍;新课标下的口语交际谈[N];张掖日报;2005年
10 肖正德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找到乡村学校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爱菊;走向主体间性的生存——教学冲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静;走向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D];河南大学;2004年
2 王宗奕;交往教学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雁;论主体性教育视野中的师生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方政;交往行为理论的德育意义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杜志强;论主体间性课程[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清霞;解释学视野下课堂教学过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胡文慧;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纪玮玮;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鲁彬;对话是一群人的狂欢—主体间性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中的对话[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4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14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