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度变迁与教育转型
本文关键词:论制度变迁与教育转型
【摘要】:社会结构由各种制度相互镶嵌而成,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制度的变迁。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单元,其制度转型自然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社会制度的变迁将会直接影响教育的转型。一方面社会制度变迁可以为教育转型提供契机和动力,另一方面社会制度的变迁又是教育转型的结果和标志。没有社会制度的变迁教育的转型是不可能的,没有教育的转型社会制度的变迁也是不完整的。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05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社会发展中制度一直被作为外生变量,其重要性和普遍意义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以及制度分析思潮的出现,才最终揭示了“制度很重要”和“制度是可以分析的”这两个常识性真理。制度的确很重要,离开了制度整个社会无法运转,更谈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朝晖;;中国教育现代化转型视野下的教育独立思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孙新;;我国教育公平制度变迁:基于供需、利益、价值的视角[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罗志刚;;引领社交媒体之旅 助力国内教育转型——戴尔教育博客发布会[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6期
4 李伟;李润洲;;论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7期
5 吴敏;;教育转型,校长先行 2011上海校(园)长暑期培训举行[J];上海教育;2011年14期
6 黄士力;;论教育服务的转型提升[J];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7 本刊评论员;;吹响实现教育跨越发展的进军号——祝贺山西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5期
8 陈莹;孙鹤娟;;教育转型期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哲学解答[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金岭;;我国教育产权制度基本问题分析[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2 田汉族;;中国教育改革深化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其化解——基于成本分析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赵艳玲;;清末民初教育转型中的冀州新式学校[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杨卫安;;城乡教育关系的内涵、变迁规律及启示[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肃省白银市教育局局长 李作璧;教师是推动教育转型的关键[N];中国教师报;2010年
2 冯建军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特殊性中寻找中国教育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陆遥 叶菲;城市化浪潮下的乡村教育转型[N];农民日报;2011年
4 倪闽景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教育转型,首当其冲的是课堂转型[N];天津教育报;2011年
5 仇玉坤 蔡丽洁 谷丽丽 何敦;用教科研转型支撑教育转型[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张耀文;努力构建和谐教育体系[N];白银日报;2008年
7 肖明华;以人为本:教师的新追求[N];宜昌日报;2005年
8 近代史专家、杭州学者 傅国涌;从教科书看历史上公民教育转型[N];深圳特区报;2011年
9 市教育局局长 黄士力;加快教育转型提升[N];宁波日报;2011年
10 赵艳玲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清末民初教育转型中的冀州新式学校(二)[N];衡水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国艳;制度分析视野中的学校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殷红霞;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全军;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研究(1978-2005)[D];复旦大学;2006年
7 许庆如;变革与传承:近代山东乡村教育研究(1901-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制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管恩武;创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3 孔莹莹;我国教育评估体制的变迁与创新[D];复旦大学;2009年
4 王瑞;清末哈尔滨区域传统学务向近代新式教育转型的研究(1861-1911)[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吴敏霞;清末民初教育转型弊端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业进;教育服务提供—生产的制度安排——NIE在公共事物治理中的一个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博;合理配置高教资源,,有效促进教育公平[D];四川大学;2006年
8 王新华;关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制度建设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芳;从“教育经费”到“教育凭证”[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白洁;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师均衡配置制度现状及优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59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59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