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科书审定制之嚆矢——试析晚清学部第一次审定初等小学教科书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科书审定制之嚆矢——试析晚清学部第一次审定初等小学教科书
【摘要】:1906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审定初等小学教科书的活动正式实施,并产生了重大影响,显示了清朝统治集团被时代潮流裹胁,向着现代教育制度迈进了一大步。晚清学部第一次根据国家统一的教育宗旨、学制课标准,统一制定初等小学教科书审定之标准、审定之项目、审定之时间范围、审定之科目数量及具体书名,旨在求得学校教学用书、教学内容上的统一,一定程度上对全国的新式教科书起到榜样与督促作用。
【作者单位】: 湘南学院公共课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复兴之路——百年中国教科书启蒙与社会变迁研究”(课题编号:10YJA880147)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鸦片战争以后,教育作为挽救时局的良方而被探讨和关注。晚清新式学堂发展迅速,到1905年,除去教会学堂,全国已有各级各类学堂8277所,学生达25万余人,一个有官、公、私立和大、中、小、师范、专门相互配套的新学教育体系初具规模,而且发展势头强劲[1]。“全社会寄希望于教育,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孝迁;清季汉译西洋史教科书初探[J];东南学术;2003年06期
2 吴小鸥;;浸润与激荡——清末民国教科书对社会变革之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3 王笛;清末近代学堂和学生数量[J];史学月刊;198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慧慧;晚清学部编审教科书的活动[D];吉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孔子形象:历史知识与社会意识——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孔子叙述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刘超;危机与认同:中国民族溯源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3 刘超;;政学分合与知识生产:清末中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研究[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4 王建辉;近代出版与近代教育[J];编辑之友;2001年06期
5 孙文杰;;晚清小说出版述略[J];编辑之友;2008年05期
6 孙文杰;;清代畅销书种种[J];编辑之友;2009年04期
7 洪港;;略论我国近代教科书的插图设计[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洪港;王莉;;教科书出版与近代政治变革[J];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04期
9 张运君;;晚清教科书审定原因探析[J];出版科学;2009年05期
10 李良品;李屹亚;;论中国近代语文教科书的特征与贡献[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尔佳;;清末“教科书”的发生及其编审定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邹振环;;戊戌至辛亥时期西方近代地理学的输入及其影响[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3 李孝迁;;晚清中小学国史教科书述要[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刁含勇;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949—1954)[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常林;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7 喻永庆;《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温润芳;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刘斌;从体操到体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佳;民国时期我国自编初中英语教科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双钰;清末民初(1902-1919)高等小学历史教科书编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丛丛;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初步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司淼;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楠;沈知方的出版理念与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王春方;伪满洲国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齐旭;近代教科书中的进化论叙述[D];南京大学;2011年
8 吴婧;黎锦熙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程再凤;晚清绅士家庭的孩子们(1880-19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秦瑛;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科书习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运君;京师大学堂和近代西方教科书的引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张雪峰;试论晚清新式教科书的出版及其影响[J];图书与情报;2005年02期
3 荣远;张元济教科书编辑思想浅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4年08期
4 彭平一;张百熙与晚清教育改革[J];船山学刊;2002年01期
5 李孝迁;清季汉译西洋史教科书初探[J];东南学术;2003年06期
6 金u&;晚清新式教科书述评[J];福州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7 王建军;论近代白话文教科书的产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2期
8 里明;晚清教科书编辑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6期
9 张蓉;商务印书馆与清末新式教科书的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张天宝,姚辉;我国近现代“教育救国思想”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晓红;晚清学部与近代文化事业[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霍慧新;;学部与晚清留学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3期
3 谢长法;罗振玉:晚清教育改革的先行者[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金u&;晚清新式教科书述评[J];福州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5 刘柏青;晚清的小姫理娭[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2年01期
6 高路;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的影响[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易伟新;晚清湖南邮政述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梁建;;伍廷芳与晚清中美关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王洪军,龚玉华;从“女士放足被逼毙命案”看晚清的不缠足运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李赫亚;;相知与相离:王,
本文编号:1260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60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