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视角下网络课程有效利用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学习者视角下网络课程有效利用策略研究
【摘要】:网络课程作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核心,越来越受教育界的重视,但是目前开发出来的大量网络课程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依据网络课程发展现状,从学习者的角度论证了网络课程有效利用研究的意义,进而分析了利用低效的原因,试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进行分类,依据学习者的特点提出网络课程有效利用的策略。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陕西省2010年基础教育科研重大招标项目“基础教育专网整体应用推进策略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ZDKT1013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全世界都在谈“网”。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变革正在迅速地改变人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政府、企事业单位利用网络进行高效工作,这无疑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自2000年教育部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剑平,李慧桂;论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不同应用层次[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3期
2 赵娜;刘名卓;;基于学习者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调查[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6期
3 杨青;骆斌;;网络课程开发中教学设计人文化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嘉伟;陈立桥;;我国东部山区综合开发配套远程培训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刘彩霞;;马莱茨克模式对大学网络英语教学的启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黄建军;;网络素养教育互动教学设计[J];今传媒;2008年02期
4 张丽霞;张立新;;虚拟课堂的教学活动类型与功能解析——基于现实课程的模拟—扩展—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5 颜洁;王玲;;课堂教学实录系统的开发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07期
6 钟燕兰;;基于PBL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0年12期
7 余伟;;现代网络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李珏;凌成东;;大学物理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9 蔡琦;;绩效技术在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中应用的必要性研究[J];消费导刊;2007年14期
10 罗鸿斌;;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甘肃科技;2008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钟芸芳;网络教研制度实施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巧丽;大学计算机课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整合的模式[D];河北大学;2010年
4 常志英;网络课程中导学策略设计[D];河北大学;2006年
5 赵慧臣;视觉素养培养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学峰;视觉素养培养网络课程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越;利用MOODLE进行《高中信息科技》过程性评价[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家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姜丽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焦小英;网络学习动力及其教育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金辉;唐日成;谢桂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伟远;何种网上教学能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3期
3 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兼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4 庞璐;;多媒体网络课程设计的艺术[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3期
5 叶丽新;刘名卓;;聚焦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内容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6 卢辉炬;;网络时代的学习需求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8期
7 郑光远;蒋逢春;;谈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育与职业;2005年01期
8 李彩萍;开放教育学习需求的调查与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年01期
9 郑青;略论人文精神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张扬的理念及策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年03期
10 刘繁华;;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铁刚;人文视野下教育技术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丽平;王念春;;关于我国高校网络课程视频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2 吴玲玲;汪玲;吴瑕;;浅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J];世纪桥;2011年13期
3 ;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下)[J];中小学管理;1998年11期
4 李科;;中学网络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之初探[J];快乐阅读;2011年06期
5 宇艳波;扈国华;;初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9期
6 杨菊萍;;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J];考试周刊;2011年53期
7 杜志强;董方;;基于XML的网络课程资源元数据共享研究[J];天中学刊;2011年02期
8 程航;;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知识建构特征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9 付春燕;;浅谈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10 贺峥嵘;;浅谈教育游戏及其作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华;刘连义;姜波;田敏涓;王贵平;郭晶志;任珂;;马铃薯新型栽培种种质资源有效利用方法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杨佳玉;蔡蕾;王冰娇;解焱陆;;汉语学习者两类发音参数分布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3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张蘅;程晓堂;;英语学位论文中转引使用情况的对比研究[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赵加宁;郭骏;张志勇;;商场的新风冷负荷特点及一种将其有效利用的空调系统[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文集[C];1998年
6 常前发;;谈矿产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王斌;马志成;;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喜童;;创新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模式与方法[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9 黄武刚;黄晨;杨建刚;王昕;;大空间建筑上部开口有效利用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三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天源;刘洪亮;;微量元素对钙有效利用的实验观察[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曦 实习生 宣心骋;立足学习者全面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本报评论员;学习者生存学习者发展[N];西安日报;2004年
3 马翠莲;我是个学习者[N];上海金融报;2004年
4 记者 王擎;学习者是真正的赢家[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5 何小唐;有效利用客户的经验[N];中国花卉报;2004年
6 ;学习者生存 学习者发展[N];西安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尹红杰;中国由学习者向研发者跨越[N];河南日报;2006年
8 ;跨越新高度 开启新的教育30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吴强 马冬冬;宿迁:1.2万亩存量地有效利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10 佚名;公司设计训练课程应该确实掌握的十四条定律[N];发展导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吕林海;数学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顾姗姗;负反馈、修正后输出、注意和感知对外语发展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朱晓申;大学英语成功学习者综合培养路向研究: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陶友兰;试论中国翻译教材建设之理论重构[D];复旦大学;2006年
7 宋秀平;突显、输出和注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杨滢滢;二语习得中的形式与意义关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赵蓉;论二语学习中的教师介入[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刘军民;中国文物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睿;社会性软件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党翠;韩国汉语学习者畏难情绪对策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健;基于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协同学习任务生成模型[D];燕山大学;2010年
4 杜蓝;中国日语学习者“回问”会话策略的使用情况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智宇;职业教育网络课程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陆庆花;《地理教学论》网络课程资源的构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颖;试议学习者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8 龙居洋;关于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学习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旭;汉语学习平台中基于BIRCH聚类的用户个人信息分组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曾曦;匈牙利汉语学习者现状分析与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0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0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