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显性到隐性:教师本位的校本课程开发
本文关键词:从显性到隐性:教师本位的校本课程开发
【摘要】:学校中广泛存在着"隐性课程"。教师通过教学实施而形成的隐性课程是校本课程的组成部分,这使得基于教师的隐性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般模式。隐性校本课程开发,要重视学校文化建构,实现学校精神提升,遵循从个别体悟、局部实验到全面推广的基本规律。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学校中广泛存在着“隐性课程”。教师通过教学实施而形成的隐性课程是校本课程的组成部分,这使得基于教师的隐性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般模式。隐性校本课程开发,要重视学校文化建构,实现学校精神提升,遵循从个别体悟、局部实验到全面推广的基本规律。课程可以分为隐性课程和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迎春;论以教师为本位的校本课程开发[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1期
2 吴玲;吴支奎;;有效生成根植于精心预设——新课程视阈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审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妮娅;校本课程背景中的教师专业成长[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年S1期
2 吴惠青,刘迎春;论教师课程能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高天明,夏卫东;课程研究的新领域:校本课程研究[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谢登斌;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陈朝晖;谢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李唯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困难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04期
7 潘学中;谈校本课程的开发[J];教学与管理;2000年08期
8 袁迎春;论以教师为本位的校本课程开发[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1期
9 刘电芝,田良臣;学习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领域[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7期
10 林俊荣;警惕当前校本课程光环下存在的隐患[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莉;民族村落中的教师[D];西南大学;2006年
3 王玲;博弈视野下的课程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虹元;基础教育教师课程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结;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谢登斌;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辉;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田燕;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献忠;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叶本刚;生物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晓华;青海省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秦立霞;近2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与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亢宇坤;课程整合:问题与对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运保;;教学的生成性及应对措施[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栋栋;;“请客式”的课改必须改[J];江苏教育;2011年Z3期
2 李振村;;课程改革的“减法”与“加法”[J];基础教育;2006年05期
3 邹礼跃;;刍议课程改革与政治[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4 曹爱琴;;谈校长领导作用促进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王蕾;;浅析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消极情绪[J];南方论刊;2011年07期
6 王黎;;利用多媒体激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7 廖辉;;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伦理意蕴[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8期
8 ;育才中学 综合课程改革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上海教育;2011年Z2期
9 陈公泉;;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挑战与策略[J];甘肃科技;2011年14期
10 李茂森;;论课程改革中信任的本体意义及其文化培育[J];教育导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仲剑峰;;试论常熟地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任瑞明;;关注学生“责任意识”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5 宁虹;;从跑道到跑的过程——课程改革新理念与教师专业化[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王立伟;;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校本课程改革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苏泽芳;;新课程背景下现代教育手段探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阳素娥;;创新型实验教师从这里起步[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育体育局 侯清s±钗,
本文编号:1304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04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