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知识服务共性技术研究及其实现
本文关键词:面向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知识服务共性技术研究及其实现 出处:《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知识服务 共性技术
【摘要】:本文就当前基于资源服务的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知识服务的理念,构建基于SOA的知识服务系统整体框架,提出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从资源服务到知识服务转变的共性技术,即个性化知识服务门户、智能知识检索、知识档案和知识可视化展示技术等,实现了创新的知识服务模式,最后给出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上海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应用案例,为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知识服务转变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
【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面向普适学习的教育视频多屏合一技术研究”(项目编号:11ZZ191)资助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使得数字化教育资源以指数方式增长,由于技术的复杂性、教育的多样性以及资源开发过程的非标准性,各类学习系统底层结构和功能接口不一致,难以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资源服务。功能多样的数字教育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田红梅;试论图书馆从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3 曾民族;构建知识服务的技术平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4 项浙学,陈玉瑞;论共性技术[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赵呈领;;面向教育应用的公共知识服务体系及其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峻峰;赵静娟;郑怀国;;面向农村的知识服务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2 郭海明;论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J];图书与情报;2005年02期
3 文庭孝;刘晓英;;科学知识增长及其评价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8年04期
4 张红丽;吴新年;张甫;;数字知识环境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服务体系构建[J];图书与情报;2011年03期
5 付志杰;胡大敏;张丽芳;;E时代高师馆多元化读者信息服务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6 杨勇;;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创新[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杨力;姚乐野;;数字档案馆知识组织层次体系探讨[J];档案学通讯;2009年05期
8 刘永;;数字档案管理中的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J];档案学研究;2008年05期
9 赵国庆;;知识可视化2004定义的分析与修订[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10 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果青;;军队院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实践模式研究[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2 朱萍;杨更;;网络环境下医学专业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践[A];2011年全国医院情报图书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倪树楠;张士庆;;科学可视性在学习应用中的探讨[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宋武琪;顾基发;;专家挖掘思想及其在名老中医经验挖掘中的应用[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浙江省若干县(市)经济科技互动现状及对策研究[A];2004年浙江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项目(2)——浙江省若干县(市)经济科技互动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旺;数字图书馆用户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谭婷婷;网络微内容推荐方法及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保强;教育格言及其现实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曹锦丹;多视角信息组织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曰芬;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综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颜端武;面向知识服务的智能推荐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周跃良;支持高级认知发展的VLEs设计理论与实践[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黄涛;知识服务的语义匹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晓霞;沈阳知识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D];沈阳大学;2010年
2 郑宏;数据挖掘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苏洪华;图式概念的哲学解读及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尹芝;知识可视化下KM教学法的研究和应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相鹏飞;IT领域知识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大学;2011年
6 孙秀文;龙虾体表三维可视化建模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朱敏;基于丰心工学的情感信息可视化与充实度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岑艳琳;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伟;基于电子双屏白板的“主导·主体”模式教学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长胜;基于视频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呈领,万力勇;学习内容管理系统:e-Learning的第二次革命[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2 黄志澄;给数据以形象 给信息以智能 数据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展望[J];电子展望与决策;1999年06期
3 任庆芳;知识服务的特点及运营模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9期
4 李桂华,张晓林,党跃武;新价值定位下对信息服务评估问题的再认识[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年05期
5 丁蔚;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J];情报学报;2000年02期
6 邱均平,沙勇忠,刘焕成;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J];情报资料工作;2001年05期
7 庞爱国;基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知识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5年02期
8 赵萍,马江宝;论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及其实现[J];图书馆学研究;2005年08期
9 李沁萍;浅谈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J];现代情报;2003年12期
10 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西安交通大学“十五”重大科技成果推介之一 大型离心压缩机关键共性技术及在石化、冶金行业的应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Z1期
2 李长征;;图书情报机构的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华章;2010年27期
3 区旭坤;;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探索[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尉迟文珠;;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探讨[J];天津电大学报;2007年S1期
5 彭建平;;共性技术自主创新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李鹤松;;基于隐性知识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徐力;崔素玲;赵建强;;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驱动效应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周美兰;;基于Internet的档案馆知识服务探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李明;王绍军;;体育项目中的“共性技术”及其相互迁移[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年02期
10 郭素菊;;数字环境下电大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变探析——从文献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春娟;;共现分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测度中的应用[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祝侣;刘小玲;;国外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机构的组织模式探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密;;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路径选择——层次结构框架下的共性技术分析[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心峰;;镁合金电镀新工艺的应用[A];2007年上海市电子电镀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肖广岭;;政府、企业与共性技术创新[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6 徐学光;;造船关键技术与发展思路[A];第九届全国内河船舶及航运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柳忠尧;张q,
本文编号:1329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29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