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信息技术融入研究生科研学习的因素结构模型及成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6 19:39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融入研究生科研学习的因素结构模型及成效研究 出处:《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 有效学习 研究生 因素分析 结构模型


【摘要】:信息技术与研究生的日常科研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科研学习活动之中已经成为新技术环境下研究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趋势。通过对当前影响研究生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科研学习的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发现,影响研究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科研学习的成效的核心因素主要有5个,即个人信息素养、学习动机、教师支持、信息技术硬件环境和信息技术软件资源。通过信度分析表明,该因素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构建这5大核心因素的结构模型,发现研究生个人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硬件环境对学习成效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度。
[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aily research and learning of postgraduates.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daily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has become a trend of effective learning for Postgraduates in the new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By the impact of the current graduate students will perform exploratory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factors of the daily scientific learning in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re are 5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postgraduat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literacy, learning motivation, teacher suppor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ftware and hardware environment resources.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actor scale has high reliability.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we further construct the structural models of the 5 core factors. We find that graduate students' personal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rdware environment have significant explanatory power on learning effectiveness.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基金】: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子项目研究“网络娱乐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教协科〔2010〕G467)之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绪论伴随着新技术、新观念的产生,科技为教学开展开拓了新的发展途径,也为学生的培养和成长提供了新的思路。学生要能安全、有效和正确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搜集、分析、整合信息,提升学习效率和生活品质,就必须具备高超的运用信息科技进行学习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信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玲霞;张勃;张华;;张掖市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2 俞飒;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特点及作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孟磊,张振庭;专家分析法确定合格标准在口腔医师资格考试中的应用[J];北京口腔医学;2005年02期

4 纪秀玲,王保国,刘淑艳,戴自祝;江浙地区非空调环境热舒适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5 杨秀伟;李明斐;张国梁;;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肖利军,苗丹民,王京生,皇甫恩,罗正学,陈静;新兵部队生活适应评价量表的初步编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2期

7 李红政;雷美英;刘练红;李雪荣;闫金方;李逸鸿;刘小兵;赵立琼;;生活事件在新兵个性、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及心理症状关系模型中的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张超,陈平雁,张小远;CHAID方法及其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感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2期

9 张超;徐燕;陈平雁;;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在量表研究中的比较与应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10 谢平;用SPSS分析软件综合评价1999年旅游上市公司业绩[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张尧;;台州市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莞;;儿童音乐治疗的应用研究[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科;学习、产业组织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卓骏;管理贸易体制下的贸易保护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邢强;样例解题步骤编码对原理学习和迁移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欧阳宏;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研究及以药测证方法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7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8 李永瑞;不同注意类型高水平运动员注意瞬脱及注意能力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9 吕航;激励与约束——对我国高校业绩津贴分配制度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峰;大学生人格五因素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高冬东;关于领导能力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老膺荣;建立中风病恢复期疗效评价标准的初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4 杨志红;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因素探析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吴艳茹;以课堂秩序为中心的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6 于海波;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玲玲;数据—驱动DSS开发方法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8 蔡丽红;当前中学生择业心理调查及现状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慧;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测量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陈瑜;大学生体育学练系统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D];四川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姚梅林;教育心理学的整合与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吕巾娇;;从美国博士学位论文的摘要看教育技术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10期

3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4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5 高利明,朱本军;技术支持下的有效学习——从AECT04定义谈起[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6 张小红;;对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几点看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7 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01期

8 黄玉莉;;网络教育交互平台的探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7年01期

9 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小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5期

2 张本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组建生物高效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10期

3 ;信息技术将步入中小学课堂[J];教学与管理;2000年02期

4 余胜泉 ,马宁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具体方式[J];语文建设;2002年11期

5 宗明魁,任向民,谷汇川;信息技术在新世纪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6 王弋;;如何搞好信息技术教室的安全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2年09期

7 邓云;谈浅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J];广西教育;2003年26期

8 石德芝 ,韩慧;再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J];山东教育;2003年Z4期

9 华丕长;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9期

10 刘南艳;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程教学改革[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瑞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初探[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石会;邓元庆;关宇;黄颖;;浅谈“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网络课程建设[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3 牛丽;陈珂;李金祥;;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学习环境构建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满运菲;;多媒体技术的应用[A];第二十五届中国(天津)2011’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宋琛;邴喜;;以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为契机推动辽宁教育信息化建设——从应用效益角度思考工程的实施[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苏颖;姜国强;王洋;;教学资源建设是搞好远程教学的基础[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广智;让信息技术惠及下一代[N];黄南报;2009年

2 熊建 任成琦;信息技术:助推中西部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3 康雅楠;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N];长治日报;2010年

4 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阳市教育局局长 李秉中;用信息技术为家长学生“减负”[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信息技术》中的课程整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曹全利;信息技术与信息学奥林匹克教学思考[N];莱芜日报;2010年

7 曹东;信息技术带中国教育跨越式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0年

8 记者 张林月;今年我市招60名特岗教师[N];鹤壁日报;2011年

9 电子工业出版社基础教育教材事业部 刘向永;打造信息技术[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10 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马珊;浅谈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教学模式的改革[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治平;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中华;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崔晓慧;信息技术环境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3 孔鲲鹏;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蒋红霞;基于信息技术的化学概念图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段元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现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红明;克什克腾旗教师进修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现状调查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玉新;基于知识管理的网上协作学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娅;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晓凤;信息技术与法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郑建秋;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38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38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9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