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具有爱的教育思维
本文关键词:教育智慧:具有爱的教育思维 出处:《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智慧 爱 教育思维 教育观 教育操作思路
【摘要】:教育智慧属于思维领域,是教育情感和教育思维融合的产物,是具有爱的教育思维,表现为具有爱的教育观及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具有爱的教育观,是形成教育智慧的前提,只有以爱的视野理解了教育是什么,才能以爱的情怀设计教育怎么做;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是教育智慧的核心,只有形成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我们才能达到形成教育智慧的目标。教育智慧的形成,最终体现为教育者遵循具有爱的教育原则。
[Abstract]:Educational wisdom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hinking. It is the product of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emotion and educational thinking. It is a educational thinking with love, expressed as a loving educational view and a loving educational operation. Love is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is the premise of the 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wisdom, only to understand what is the vision of love education, to love the feelings of design education how to do with love; education thought, education is the core of wisdom, only with approaches to educational operation of love, we can reach the goal of forming educational wisdom. The 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wisdom is ultimately embodied in the educational principle that the educator follows the educational principle of love.
【作者单位】: 吕梁学院教育系;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目前,学界对教育智慧的言说,感悟推敲多于理 性解读,形成这样的局面,与智慧一词的多义大有关 联。智慧,属于思维领域,其核心是创新思维。[1]也 就是说,智慧是具有某种品质的思维,思维是其载 体,诸如政治智慧、经济智慧、军事智慧,包括西方对 哲学的理解“爱智慧”,都注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周韶梅;;消费行为的道德调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汤天勇;韩寒:流行文化的一种范本[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5 郑杭生,陆益龙;转型的初级群体与社会安全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卜长莉;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的健康人格模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李大兴;社会转型期人的精神需要问题探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9 孙远波,黄小珂;信息化时代的人本主义设计理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刘国琴;创造教育与创新型教师[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甘婷;;追求人性的真、善、美——霍尔顿与贾宝玉精神世界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张学森;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明杰;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孙国峰;制度演进的互利原则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张勇;时代裂变中的突围与皈依[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钱晓丽;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俊玲;匍匐在十字架下的悲剧爱情[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程鲜彩;人格塑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郑州大学;2001年
6 刘庆传;论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兴起的意义及其走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琳;弗洛姆论人的生存[D];湘潭大学;2002年
8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望;探索我国大型铁路旅客站站前集散空间的建设模式[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10 敖瑞山;浅析我国职业经理人的薪酬激励[D];暨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丽;;教育之首,爱为先[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6期
2 张一楠;;浅论教育契机与教育机制[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3 王建英;;爱是最好的老师[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4 牛克勤 ,徐建恩;让教育充满智慧[J];基础教育;2003年S1期
5 朱雪伟;;大爱陶子 师魂楷模[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6期
6 王萍;;论教育现象学的理想[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2期
7 野曼;;浅谈爱的教育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关键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8 钟兴福;;爱 需要智慧——在“问题”学生的教育中成长[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7期
9 王晓春;;教师文化品格建构的价值追问[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2期
10 韩峰;;论教师专业道德的结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曹正善;;《论语》中的教育诗性智慧[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周险峰;;文本理解的张力: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智慧的解释学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智勇;;西方学者对《学记》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王殿卿;;书院再兴与中华文化复兴[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5 李晓英;;重塑教师文化的实验报告[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6 曹越明;;打开多面墙壁 构建开放式学校[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7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尹坚勤,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教与特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教师,,在对话中激扬教育智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用智慧点亮教师的职业生命[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福建省厦门市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 许序修;校长发展重在形成教育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田慧生;走出缺乏教育智慧的困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成尚荣;孔子教育智慧与学校文化品格[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 陆启威;用教育智慧谱写育人华章[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蒋建华;用勇气和智慧办人民满意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刘成娥 刘培涛;把孟子的教育智慧融进新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韦铭邋通讯员 屠康敏 陈骏;“借孔子教育智慧推进素质教育”[N];南京日报;2007年
10 河北省宁晋县教育局副局长 冯建平;用教育智慧解决布局调整后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卫东;教师个人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卫华;教学机智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朱旭东;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贤艮;教育智慧的形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吴丹洁;探寻“三生”教育智慧[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东亚;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保民;智慧型教师成长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卫华;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智慧[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卢芳;教育智慧生成机制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娟;斯霞教师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冯彩霞;智慧型教师成长路径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彦丽;教师教育智慧的表征与生成[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聂可;课堂教学之符号意义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38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3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