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现状和发展
本文关键词:我国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现状和发展 出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灾后心理 心理危机干预 儿童心理援助体系
【摘要】:儿童是灾后心理危机的易感人群,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无论是在研究还是实践领域都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我国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及干预的研究虽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向:在灾后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应激反应研究方面更注重实地调查和模型建构取向;在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途径的探究上更重视系统援助体系的构建;在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方面更加重视多元性和实践性。
[Abstract]:Children are vulnerable to post-disaster psychological crisis since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of post-disaster children has attracted social attention in both research and practice. Although the study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and intervention of post-disaster children in China is in its infancy, it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three development trends: the research of mental health and stress response of children after disaster pay more attention to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model construction;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atic aid system in the exploration of intervention approaches to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crisis after disaster.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diversity and practice in the study of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crisis after disaster.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和应急机制研究”(09CGJY009YB)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心理应激本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是个体面临或觉察到环境变化对有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和应对的过程。由于个体处理应激的方法不同,对个人的影响也不同。重大自然灾害作为一种重大的社会性应激源,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威胁性、后果的不确定性以及应激强度大等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琴;林大熙;;心理剧疗法在震后丧恸者心灵重建中的应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李小新;;绘画测验:评估灾后儿童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功能的有效工具[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程奇;;国外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林崇德;伍新春;侯志瑾;付芳;臧伟伟;;灾后中小学生的长期心理援助模式——基于TAT和SAP的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臧伟伟;张宇迪;伍新春;;汶川地震外迁学生的PTSD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曾庆苗;李桂华;刘艳;;阅读疗法在青少年灾后心理重建中的运用思路[J];图书馆;2009年06期
7 薛飞;张绍刚;;粘贴画疗法在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年08期
8 张日f;刘蒙;林雅芳;;箱庭疗法在灾后心理援助与辅导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2009年04期
9 陈雪峰;王日出;刘正奎;;灾后心理援助的组织与实施[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10 赵玉芳;赵守良;;震前生活事件、创伤程度对中学生震后心理应激状况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仲夏;;危机传播中的信息控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徐永兵;;西方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机制简论[J];今传媒;2009年11期
3 卢勤;陈蒂丝;万群;邵昌玉;;一例大学班级哀伤辅导实例及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刘斌志;;青少年复原力研究及其对灾后心理重建的启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陈倩;;灾害性心理应激事件的防范与应对机制——临床心理学的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叶奕;;从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困境看公务人员的媒介素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冯强;;基于信息传播的品牌危机沟通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2期
8 魏海岩;;社会危机中舆论生成机制的特点——对毒奶粉事件相关评论文章的分析[J];当代传播;2009年01期
9 刘秀丽;王鹰;;灾后未成年人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心理救助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于冬青;;灾后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波;;突发事件中的谣言应对——从杭州“5·7”交通肇事案谈起[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2 侯蓉英;刘永;;安全新闻报道的“危机再现”研究[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附录:回首“2009城市国际化论坛”[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4 卞清;;修正“成见” 建构“象征”——文化社会学视野下危机传播研究的想象和可能性[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红;吴玉如;;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公共危机传播[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丽萍;;新媒介环境下危机传播特性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常姝;;危机管理视域下高校危机传播管理探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张玉波;;突发事件中的谣言应对——从杭州“5·7”交通肇事案谈起[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9 张玉波;;突发事件中的谣言应对——从杭州“5·7”交通肇事案谈起[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剑峰;姜慧群;;食品企业危机公关对消费者信任影响研究——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吴涛;公共领导者的战略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适度反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王洋;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危机传播机理与治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袁晓芳;基于情景分析与CBR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6 范向丽;饭店女性部门经理职业发展危机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7 董晓倩;论政府软执行力[D];吉林大学;2012年
8 秦美婷;台湾健康传播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王伟;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红梅;公共危机的应对与中国政府的理性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傅小兵;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龚怡;高校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袁伟;我国公共危机中媒体管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欧阳小婷;企业危机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雷婉霞;中美报纸对我国汶川地震报道的比较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郭艳芝;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信息传播[D];湘潭大学;2010年
8 宋桂秀;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问题及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亚涛;论突发事件中政府对舆论的引导[D];西北大学;2010年
10 黄文静;地方电视台危机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剑;常波;田宝;;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能力的实验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2 雷鸣;吕建国;;运用投射技术解读学龄儿童的家庭功能状况——投射性绘画测验的案例解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严文华;;汶川地震灾后心理干预的特点及思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4 李江雪,申荷永;沙盘游戏疗法的理论与应用[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5 程辉;崔秋文;;地震灾害的心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08年11期
6 王丽颖,杨蕴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一)[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年01期
7 胡冰霜,梁友信;创伤后应激障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7年05期
8 迟新丽;;游戏治疗和家庭治疗的新发展:家庭游戏治疗[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崔王莹;童辉杰;彭彦琴;;绘人测验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年04期
10 刘建君;白克镇;龚科;蒋艳;银春燕;吴世韬;;地震灾后幸存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尹晓燕;[N];工人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晓云;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成、归因及干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萍;灾难心理服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月贞;石晓霞;马晓晔;王立英;;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朱亚洪;周燕;;浅议心理危机干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10期
3 宋双;;大学生自杀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18期
4 武春芳;李绍军;;高校新生心理危机干预一例[J];校园心理;2011年03期
5 沈永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王诗堂;;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及干预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1期
7 王慧娟;;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危机问题探略[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1期
8 孙静;;高职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16期
9 程奇;;国外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郭洪芹;;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价值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爱萍;;初探地震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钱素华;闵卫国;;领导干部要树立心理危机干预意识[A];“领导科学发展30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国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新进展[A];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心理危机现场干预技术与进展培训资料[C];2011年
4 姜乾金;;压力系统模型与心理危机干预[A];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心理危机现场干预技术与进展培训资料[C];2011年
5 曹日芳;;心理危机干预组织管理与实施[A];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心理危机现场干预技术与进展培训资料[C];2011年
6 刘艳华;;1例矿难后幸存者的心理危机干预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医改新政下护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讨会(六)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暨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健;;1例离退休老干部腔隙性脑梗塞合并焦虑症的心理危机干预[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8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8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何彦;王雷;;引导震后心理危机个体控制权的回归——刍议震后恢复期心理危机干预[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9 侯yN;;消防指战员战后心理危机干预[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欧阳s揖,
本文编号:1377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77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