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中国近代学官传统的赓续及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15 18:41

  本文关键词:中国近代学官传统的赓续及影响 出处:《教育学报》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学官 教育监督 教育研究 教育指导


【摘要】:学官是中国传统社会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废科举、兴学堂"运动促使社会结构与教育系统发生重要改变,教育行政职能也随之变化。晚清政府出现的视学、劝学员,民国时期的视学、辅导员,及老解放区的巡视员、辅导员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学官的传统:监督或研究、指导学务,并向上级行政部门负责。这一教育行政、研究指导职能"两栖化"的现象对理解当今督学、教研员的职能有所启示。
[Abstract]:Academic officers are the officials and teachers in charge of academic affair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The movement of "abolishing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prospering schools" that took place at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and early 20th century in China promoted important changes in social structure and education system.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also changed. The late Qing government appeared in the inspection, persuading students,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spection, counselors, and the old liberated areas of the inspectors. To a certain extent, counselors have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of academic officials: supervising or researching, directing academic affairs, and being responsible to the higher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Thi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tudying the phenomenon of "amphibious" of guiding functions,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superintendency. The function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staff are enlightening.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学官”是中国传统社会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如汉代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代以后的提学、学政、教授、教谕、教习等。〔’〕虽然中国传统社会里存在举荐、捐纳制度,,导致出现官员与其职位名不副实的现象。但学官的职能是巡视、考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润勇;;关于构建我国教育督导政策体系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峰君;威权主义概念与成因[J];东南亚研究;2000年04期

2 李文军;儒家教育与现代教育历史背景及基本理念之比较[J];东岳论丛;2002年02期

3 王先明,李丽峰;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社会流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8期

4 武乾;南京国民政府的保甲制度与地方自治[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6期

5 詹永媛;;从政治社会化视角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金顺明;近代中国教育团体的发展历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张伟平;略论教育社团与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8 虞崇胜;从政府推进到社会自主:新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9 穆岚;教育督导与教育行政关系论析[J];教学与管理;2005年06期

10 穆岚;试论教育行政督导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准则[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阳信生;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研究(1895—1912)[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5 易春秋;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广少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及其行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慧斌;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郭圣莉;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辉;论义务教育权的法律救济[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妙玲;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近代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学琴;清末留学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蒋茂东;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张成武;我国新时期教师评价的制度化历程、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蔡雯卿;上海市A地区与英国英格兰地区教育督导的比较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凌石德;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特征和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敬文正;桂林市市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正新;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执行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叙良;近代湖南社会流动研究(1840-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徐书业;广西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孙建东,孙淑华;关于建立高效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0年10期

3 赵学漱;教育科研成果鉴定初探[J];教育研究;1995年06期

4 颜卫青;制度伦理的边界、功能涵涉及其意义[J];求实;2004年09期

5 聂劲松;;农村幼儿教育课程目标与资源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Z1期

6 王真东,刘方;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及价值[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Z1期

7 张旭昆;制度的定义与分类[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8 段治乾;教育制度伦理何以可能[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玲;高中校本教研制度运行状况与管理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尹桂荣;新中国基础教育教研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坤玉;;汉唐学官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10期

2 李岩;;明确重点 形成合力 切实履行教育监督的法律职责[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年12期

3 李国锋;;一生爱好是天然(中)[J];新作文(高中版);2007年03期

4 ;与孩子一起成长——自治区党委机关幼儿园[J];共产党人;2007年05期

5 陈伟生;周春霞;;论宋朝太学的教师管理[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1期

6 ;不求甚解[J];广西教育;2007年09期

7 徐迅雷;;官场入侵与高校速朽[J];新西部;2007年04期

8 郝桂敏;;三家《诗》流传情况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徐永文;;明代地方学政的两次集中治理[J];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10 王松山;;北魏博士略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俊文;;唐代中晚期中央官学没落原因之探讨[A];唐史论丛(第十一辑)[C];2009年

2 王谨;;《周礼》的“官教”思想及其影响[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3 张淑细;;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4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5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6 朱建新;;关于明武学的若干问题[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7 张淑细;;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朱建新;;关于明武学的若干问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仲启双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2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完善制度机制 强化教育监督[N];农民日报;2010年

3 ;加强教育监督预防惩治制度建设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N];人民日报;2010年

4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 教授 刘尧;会诊大学“流行病”“交叉感染”是病根[N];科学时报;2010年

5 湘桥区宣传新闻中心;强化教育监督 完善制度建设[N];潮州日报;2010年

6 朱红亮 张创奇;武警咸阳市支队 三员制度:教育监督新亮点[N];解放军报;2010年

7 滕卉荣;冯梦龙(二)[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8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教授 李醒民;让权力和金钱远离学术[N];科学时报;2010年

9 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欧泽高;探索教育监督规律 建立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机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10 王祖德 牟晓英;多措并举 确保廉洁[N];辽源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晖;唐代国子监学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皓绮;《谐铎》与“谐隐”精神[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闵晶;清末新政中的教育视导制度[D];吉林大学;2009年

3 吴丽霞;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错位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叶亚;荆州学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叶亚;荆州学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尤育号;黄体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玉霞;北宋太学的复兴及其管理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曹白莉;离婚后的亲权行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张光莉;明代国子监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10 郑雪;宋朝建康府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29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429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4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